《题濮村》

时间: 2025-01-17 10:07:43

乞与东风十日晴,放教杖屦步云轻。

客闲到处俱诗往,春色农时载酒行。

别去江山如识面,重来花鸟更关情。

一官休羡无毡冷,官冷元来愈觉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与东风十日晴,
放教杖屦步云轻。
客闲到处俱诗往,
春色农时载酒行。
别去江山如识面,
重来花鸟更关情。
一官休羡无毡冷,
官冷元来愈觉清。

白话文翻译:

请东风带来十天的晴天,让我轻松地踏着轻便的鞋子走在云端。游子闲适地到处吟咏,春天的气息和农忙的时节里我们携酒而行。离开时江山似乎早已熟悉,重回时花鸟却更加使我动情。身为官员不必羡慕那无毡的清凉,因为在官场的清冷中反而更加清醒。

注释:

  • 乞与:请求、希望。
  • 东风:春天的象征,指春风。
  • 杖屦:拄着的拐杖,轻便的鞋子。
  • 客闲:游子、访客的悠闲状态。
  • 载酒行:携带酒,行走于春天的田野。
  • 江山如识面:离开时山河似乎很熟悉。
  • 官冷:官场的冷清。

典故解析:

  • 江山如识面:形容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能够认出熟悉的景物。
  • 春色:春天的美好景色,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可能描绘了诗人游历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题濮村》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开头以“乞与东风十日晴”引入,表达了对阳光明媚的渴望,接着描绘了轻松自在的步行场景,体现出诗人的悠闲心境。诗中“客闲到处俱诗往”一语,传达出游子在春色中的灵感与创作的愉悦,给人一种随性而来的自然之美。

“别去江山如识面,重来花鸟更关情”两句,诗人以离别与重逢的对比,展示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江山的熟悉与花鸟的关切交织在一起,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末尾“一官休羡无毡冷,官冷元来愈觉清”,则是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面上看似羡慕无忧无虑的生活,实际上却是对清冷官场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在自然与官场之间游走,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内心清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乞与东风十日晴:希望能有十天的晴天,象征着对美好天气的渴望。
  2. 放教杖屦步云轻:轻松步行,象征着无忧无虑的心境。
  3. 客闲到处俱诗往:游子在春天的氛围中创作,表现出自由的精神。
  4. 春色农时载酒行:春天的农忙时节,携酒而行,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
  5. 别去江山如识面:离开故乡时,对景物的熟悉感。
  6. 重来花鸟更关情:重归故里时,对花鸟的情感更深。
  7. 一官休羡无毡冷:身为官员不必羡慕无忧的生活。
  8. 官冷元来愈觉清:在官场的清冷中,反而能更加清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乞与东风”“放教杖屦”,形成对称美。
  • 比喻:如“步云轻”象征着轻松自在的心情。
  • 夸张: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官场的思考,都是一种情感的夸张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的美好、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清明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与生机。
  • 杖屦: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 江山:象征故乡与思乡之情。
  • 花鸟:象征自然之美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乞与东风十日晴”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春天到来
    B. 希望有十天的晴天
    C. 希望出游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反思与接受
    C. 排斥

  3. 诗中提到的“花鸟”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情冷暖
    C. 思乡之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送春》: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遇《题濮村》: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李白偏向豪放奔放,李遇则体现出一种清冷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