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守韵》

时间: 2024-12-29 13:32:37

使君元是一高僧,宿昔诗成自不禁。

便合元刘论伯仲,岂同郊岛费呻吟。

浮云出岫本无意,立雪齐腰谩觅心。

扫洒烟尘须博大,看看九虎下纶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儆的《和刘守韵》

使君元是一高僧,
宿昔诗成自不禁。
便合元刘论伯仲,
岂同郊岛费呻吟。
浮云出岫本无意,
立雪齐腰谩觅心。
扫洒烟尘须博大,
看看九虎下纶音。

白话文翻译:

这位使君原本是一位高僧,昨夜写诗便无法自禁。
他与刘守韵的才思可以相提并论,
怎么能与那些在郊外岛屿上白白呻吟的人相提并论呢?
浮云从山岫间飘出本是无意的,
而立雪则齐腰,徒然在这儿寻找心灵的寄托。
要想扫除烟尘,必须要气度宽广,
看看那九条猛虎,正朝着纶音而去。

注释:

  • 使君:指古代官员或有名望的人,这里指代一位高僧。
  • :在此指代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个高僧。
  • 宿昔:指昨夜,表明诗人夜晚创作的情景。
  • 郊岛:指偏僻的地方,暗指那些无所作为的人。
  • 浮云:象征无意的闲事或轻松的状态。
  • 立雪:形容雪的高度,这里用来比喻高洁的志向。
  • 扫洒烟尘:比喻清除世俗的杂念,强调志向的远大。
  • 九虎:象征强大的力量或气势,指代有志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个性洒脱,作品多以山水、友情、哲理为主题,富有理趣。

创作背景:诗作于与刘守韵交流中,借助诗歌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同时阐述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及理想。

诗歌鉴赏:

《和刘守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吴儆通过对比与抒情,展现了自己的诗歌观和人生观。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使君”的身份,表现出对高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身的诗才与追求。诗人在这里通过“元刘”二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文人墨客之间交流的渴望与向往,强调了高层次的精神交流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浮云”和“立雪”来形容诗歌创作中的无意与执着,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洒脱态度与内心的追求。最后,诗人以“扫洒烟尘须博大”来强调志向的广阔,指出要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内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恰当的比喻,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质和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使君元是一高僧”:引入高僧,表明其诗才。
    • “宿昔诗成自不禁”:夜晚创作,情不自禁。
    • “便合元刘论伯仲”:与刘守韵平起平坐,强调高水平的交流。
    • “岂同郊岛费呻吟”:与无所作为者的对比,突显其价值。
    • “浮云出岫本无意”:浮云随意而出,表达人生的随性。
    • “立雪齐腰谩觅心”:徒然寻求内心安宁。
    • “扫洒烟尘须博大”:清理杂念,需有广阔的心胸。
    • “看看九虎下纶音”:象征强大的力量与追求。
  2.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立雪比喻人生态度。
    • 对仗:整体结构工整,形成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语势与情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强调志向与内心的追求,倡导高洁的艺术理想,表现出对友人及艺术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浮云:象征随性与自由,反映人生的无常。
  • 立雪:象征高洁与追求,代表诗人的理想。
  • 烟尘:比喻世俗的杂念,强调清除的必要。
  • 九虎:象征力量与志向,表现出追求理想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
    A. 官员
    B. 高僧
    C. 文人
    答案:B

  2. 诗中“浮云出岫本无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生的随意
    B. 对诗歌的执着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A

  3. “扫洒烟尘须博大”强调了什么?
    A. 清理杂念的重要性
    B. 诗人的高洁志向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庐山谣》对比,吴儆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追求与哲思,而李白则多表现对自然的豪放与热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