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横翠亭
周密 〔宋代〕
晴空漠漠迷苍烟,
凭阑一望心茫然。
旧游已落飞鸟外,新诗应在归云边。
亭高千里纳山色,
人静万物争春妍。
天涯倦客早归去,
空山日暮多啼鹃。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天空下,远处的苍烟迷蒙了视线,
我倚着栏杆,向远处眺望,心中感到茫然。
往日的游玩已经落在飞鸟之外,新作的诗歌应该在归云的边际。
亭子高耸,千里山色尽收眼底,
周围静谧,万物都在争相展现春天的美丽。
天涯漂泊的旅人早已归去,
空山之中,日暮时分,杜鹃的啼鸣声不绝于耳。
注释:
- 横翠亭:亭名,意为横亘在翠绿之间的亭子。
- 漠漠:形容模糊、空旷的样子。
- 凭阑:靠在栏杆上,表示一种放松和思考的姿态。
- 旧游:指往日的游玩经历。
- 归云:指归来的云,暗示诗人希望或期待的事物。
- 千里:形容范围广阔,山色在视野中延伸。
- 万物争春妍:形容自然万物在春天争相展现美丽的景象。
- 倦客:疲惫的旅人,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空山日暮:描绘黄昏时分的宁静山景。
- 多啼鹃:杜鹃鸟鸣叫频繁,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子昂,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生于南宋,晚年生活在元代,经历了宋元交替的历史变迁。周密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横翠亭》创作于周密晚年,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往昔游玩的怀念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横翠亭》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高亭上眺望远方时的内心独白。在“晴空漠漠迷苍烟”中,诗人以清澈的天空为背景,描绘出一种空旷而又迷茫的氛围,仿佛在暗示他对未来的无所适从。接着,“凭阑一望心茫然”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迷惘,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沉思。
“旧游已落飞鸟外”一句,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飞鸟的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回忆的逝去。而“新诗应在归云边”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期待,似乎在寻找新的灵感和归属感。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象,“亭高千里纳山色,人静万物争春妍”,诗人通过描绘亭子高耸、山色绵延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比。最后,“天涯倦客早归去,空山日暮多啼鹃”则回归到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与孤独的感受。总的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呈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空漠漠迷苍烟:晴朗的天空下,远处的烟雾弥漫,视野模糊。
- 凭阑一望心茫然:倚靠在栏杆上远眺,心中感到迷茫。
- 旧游已落飞鸟外:往日的游玩经历已经远去,像飞鸟一样消失在视野之外。
- 新诗应在归云边:新的诗歌应该在归来的云边缘,暗示期待创作的灵感。
- 亭高千里纳山色:亭子高耸,千里山色尽收眼底,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人静万物争春妍:周围宁静,万物都在争相展现春天的美丽。
- 天涯倦客早归去:天涯的旅人早已归去,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
- 空山日暮多啼鹃:空山之中,日暮时分,杜鹃鸟的啼鸣声此起彼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日的游玩比作飞鸟,突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万物争春妍,赋予自然界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归宿的渴望,反映了人在纷繁生活中的孤独与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空:象征清明与开阔的心境。
- 苍烟:体现了世事的迷离与无常。
- 亭:象征人们的栖息与思考之所。
- 飞鸟:象征往日的流逝与自由。
- 归云:暗示归属与希望。
- 春妍: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生机。
- 倦客:代表离乡漂泊的孤独感。
- 啼鹃:象征思乡之情和孤独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凭阑一望心茫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愉快
B. 迷茫
C. 激动 -
“旧游已落飞鸟外”中的“飞鸟”象征了什么?
A. 自由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 -
诗中提到的“空山日暮多啼鹃”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市场
B. 寂静的山景与思乡
C. 美丽的春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可以将《横翠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但王维的诗更注重静谧的氛围与哲理思考,而周密则在怀念与迷茫中展现对归宿的渴望。两者皆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周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