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五氵曵》

时间: 2025-01-04 06:24:04

五氵曵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入五氵曵
五氵曵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白话文翻译:

送别僧人前往五氵曵的江山寺,那里禅林环境最为奇妙。
我在这里九年只吃素菜和粥,这事儿少有人了解。
山中传来僧人挑谷的声音,林中弥漫着豹子乳儿的香气。
我已经白了头,不去那里还要往哪里去呢?

注释:

  • 五氵曵:五氵曵,意为五水交汇之地,指的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寺庙的地理位置。
  • 江山寺:江山寺,地名,寓意宏伟的山水寺庙。
  • 禅林:禅意的森林,意指安静、宁静的环境。
  • 九年吃菜粥:指作者在此地修行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接受。
  • 山响僧担谷:山中传来僧人挑运谷物的声音,表现出修行生活的日常场景。
  • 林香豹乳儿:林间的香气,可能指的是自然环境的美好与丰饶。
  • 伊余头已白:我已经白了头,表示年纪大了,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号称“贯休”,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禅宗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禅宗和隐逸生活,体现出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贯休的修行生活中,表达了他对禅宗生活的体验,以及对即将送别僧人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山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环境。开头两句便以“江山寺”和“禅林境”提纲挈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修行生活的归属感。接着,诗人以“九年吃菜粥”自述,表达了长时间的修行生活与艰苦,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山响僧担谷”和“林香豹乳儿”的描绘,诗人进一步营造出了一种生动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丽,展现出僧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伊余头已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老去,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修行的坚持,传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生哲理的思考,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氵曵江山寺,禅林境最奇:描绘了江山寺的奇特禅林景致,显示了诗人对环境的赞美。
  •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表达自己在此地修行的艰苦,隐含对修行生活的珍视。
  •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生动描绘了修行生活的日常场景,展现出自然和生活的和谐美。
  •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通过自我反省,展现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响”与“林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音响与气味。
  • 对仗:如“九年吃菜粥”与“山响僧担谷”,前后句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修行”与“自然”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寺:象征着宁静与智慧的地方。
  • 禅林:代表心灵的沉静与自然的和谐。
  • 菜粥:象征着简朴的修行生活。
  • 担谷:体现了僧人的生活日常。
  • 豹乳儿:暗示自然的丰饶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贯休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九年吃菜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富裕
    B. 修行的艰苦
    C. 美食的享受

  3. “伊余头已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年轻无忧
    B. 时间流逝的无奈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描写山水自然的宁静之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贯休的《送僧入五氵曵》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贯休更强调修行的艰苦与内心的思索,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贯休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