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九经赴举》

时间: 2025-01-17 09:51:26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

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高九经赴举

作者: 贯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
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白话文翻译:

曾经回想自己立志的情形,明君就应该来事奉他。
如今中兴的时刻,既然如此,何必再有所犹豫呢?
志向就像秋霜一样美好,忠诚的劝谏更显其珍贵。
陆机在洛水边游玩,文举则在荐福时节发光发热。
商山的雪上流露出虎的足迹,岳庙的碑文上留下云的痕迹。
你将要潦倒于世,深知此理的人更应见识。


注释:

  • :志向、抱负。
  • 明君:明理的君主。
  • 中兴:指国家的复兴或盛世。
  • 忠言:忠诚的劝告。
  • 陆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 文举:指汉代的文学家文举(或称文帝)。
  • 虎迹:指老虎的足迹,象征勇猛和力量。
  • 云痕:指云彩留下的痕迹,象征高远。
  • 潦倒:形容人失意或落魄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陆机游洛日:陆机是东晋的著名诗人,其游洛水的故事常被提及,象征着文才与才华。
  • 虎迹商山:商山是地名,古人常用虎迹来象征气势和英雄气概。
  • 云痕岳庙碑:岳庙是祭岳飞的地方,云痕带有高远与坚贞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字子明,号贯休,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多用白话,追求自然与真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作者借助赠别之际,表达对友人赴考的祝愿,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高九经赴举》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赴考的祝福与期许之作。诗中贯休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士人立志的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开篇提到“明君”与“志”,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接着用“志列秋霜好”来形容理想的美好,进一步强调忠言之重要,显示出作者对真理与信念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态度。经过了一系列的象征与比喻,最后以“夫君将潦倒”作结,虽有忧虑却不失对友人的期望,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又蕴含着深刻的关怀。贯休的诗作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 第二联则阐述了在复兴的背景下,士人应当果敢行动。
    • 第三联运用秋霜与忠言,强调理想与忠诚的珍贵。
    • 第四联引用陆机与文举,说明历史上有志者的成就。
    • 第五联以自然意象表现出英雄气概。
    • 第六联则以潦倒之说来引导对未来的深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 比喻如“秋霜”象征志向的清晰与坚定。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探讨,表达了对士人志向的认可与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秋霜:象征着清晰的志向。
  • 忠言:代表了真诚的忠告,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虎迹:象征勇气和力量,呼应了士人应有的决心。
  • 云痕:代表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君”是指什么?

    • A. 明智的君主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歌的主题
  2. “志列秋霜好”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志向清晰
    • B. 志向模糊
    • C. 志向被忽视
  3. 诗中哪个典故与陆机有关?

    • A. 岳庙碑
    • B. 商山雪
    • C. 游洛日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但其中更显忧愁与苍凉,而贯休的作品则显得更加阳光与积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