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睡闻鴈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梦里霜鸿叫绝天,
蒙松睡眼起来看。
殷懃甓社湖中客,
送我南皈到惠山。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听见霜雁在天边鸣叫,
迷迷糊糊睁开睡眼向外看。
热情地邀请我去湖中游玩,
送我向南归去,前往惠山。
注释
- 梦里霜鸿:梦中听到的霜雁,霜鸿指的是在寒冷季节迁飞的雁。
- 叫绝天:高亢地鸣叫,声音穿透天空。
- 蒙松睡眼:朦胧的睡眼,形容刚醒时的状态。
- 殷懃:殷切、热情的意思。
- 甓社:指湖中的客人,甓社是一个地名。
- 南皈:向南归去,意指回家的方向。
- 惠山:地名,坐落在现在的江苏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天池,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体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昼睡闻鴈》展现了诗人杨万里在午睡时的惬意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梦里霜鸿叫绝天”,通过“梦”与“霜鸿”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梦幻的氛围。霜鸿的鸣叫不仅是对秋冬季节寒冷的暗示,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接下来的“蒙松睡眼起来看”,则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的过程,反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感觉,仿佛在迷失与清晰之间徘徊。
“殷懃甓社湖中客,送我南皈到惠山”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对湖中客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人际交流的温暖,以及对故乡的归属感。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在这短短的几句中,浓缩了生动的画面与深刻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里霜鸿叫绝天:梦中听见霜雁的叫声,声响穿透天空,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孤寂的氛围。
- 蒙松睡眼起来看:刚醒时,眼睛模糊,表现出一种慵懒与迷惘的状态。
- 殷懃甓社湖中客:湖中热情的客人,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
- 送我南皈到惠山:客人送我回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霜鸿叫绝天”赋予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梦里”与“起来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在梦与现实的交织中愈加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鸿:象征秋冬季节,传达孤独与思索。
- 睡眼:代表一种慵懒、迷惘的状态。
- 湖中客:象征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关怀。
- 惠山:象征故乡与归属,表达思乡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霜鸿”是指哪种动物?
A. 鸟
B. 鱼
C. 狐狸
D. 马 -
填空题:诗人通过“蒙松睡眼”描绘了他__的状态。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惠山”是指诗人的故乡。 (对/错)
答案
- A
- 迷糊或慵懒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登高》:杜甫的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昼睡闻鴈》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作品侧重于历史感,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更注重人际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