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五首》
时间: 2025-01-04 07:1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秋五首
作者:杨万里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
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
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
请辨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一生都畏惧漫长的夏天,但心中却渴望清爽的秋天。没想到秋天来临时,不是欢喜反而生出愁绪。秋天的书籍可以静心阅读,秋天的诗句可以细细寻觅。漫漫长夜适合痛痛快快地饮酒,广阔的野外适合尽情游玩。江南的万山万水,一夜之间就映入我的眼眸。请问那双行的缠绕,何处不是一座小丘?
注释
字词注释:
- 畏:害怕,恐惧。
- 念:想念,思念。
- 愁:忧愁,烦恼。
- 册:书本、书籍。
- 痛饮:痛快地饮酒。
- 旷野:开阔的野外。
- 寸眸:小小的眼睛,形容目光所及的范围。
- 双行缠:指双行的景物或景象。
- 丘:小山,指代自然景物。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知与内心的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流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个人情感。其诗作富有哲理,常透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诗人的生活与自然密切相关,秋天作为四季之一,常引发诗人的思考与感慨。杨万里在此背景下创作此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期待与随之而来的忧愁,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感秋五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平生畏长夏”开场,直接表达了对夏天的厌倦与对秋天的向往。这里的“长夏”不仅是季节的描述,更隐喻着生活中的压抑与单调。在秋天来临之际,诗人却感到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细腻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则展现了秋天的文化氛围,强调了秋天是思考与创作的好时机。“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则表明在秋夜漫长的背景下,诗人希望借助饮酒和游玩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这种自由与放松与前面所提到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几句“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秋天的美丽,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矛盾,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畏长夏:表达了作者对漫长夏季的厌倦与恐惧,暗示了对生活单调的反感。
- 一念愿清秋:内心希望迎来清爽的秋天,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如何遇秋至:表明秋天的来临与作者的期待之间的落差。
- 不喜却成愁:出乎意料的愁苦,描绘了复杂的情感。
- 书册秋可读:秋天适合阅读,强调了文化与内心的联系。
- 诗句秋可搜:意指在秋天可以寻找灵感,传达了创作的渴求。
- 永夜宜痛饮:漫长的夜晚适合畅饮,体现出一种放松。
- 旷野宜远游:在广阔的自然中游玩,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江南万山川: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渗透出对家乡的热爱。
- 一夕入寸眸:用小小的眼睛看见广阔的山河,象征着个体感知的丰富。
- 请辨双行缠:引导读者思考自然的缠绕与复杂。
- 何处无一丘:反思自然中的小丘,幽默地提醒生活的普遍性与平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将秋天比作诗意的境界,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秋天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此诗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感知与内心情感的波动,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反思,情感基调复杂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收获与思考的季节。
- 书册:代表知识与文化,暗示秋天是学习与创作的时机。
- 饮酒:象征放松和释放情感的方式。
- 江南:代表了自然的美丽与诗意,营造出一种乡愁的情感氛围。
- 丘:象征自然的平凡与普遍,提醒人们关注身边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万里对哪个季节最为畏惧?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适合活动是什么?
A. 看电影
B. 阅读和写作
C. 打球
D. 购物 -
诗中“江南万山川”意指什么?
A. 描绘江南的自然美
B. 描绘北方的自然美
C. 强调城市的繁华
D. 反映人际关系复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秋思》(张籍)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诗词对比:
- 《秋夕》与《感秋五首》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秋夕》更多地集中于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而《感秋五首》则表现了对秋天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杨万里的《感秋五首》,感受其中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