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04 09:22:34

来不须臾,去时又恐音尘绝。

紫箫声阕。

便抵阳关彻。

佯笑尊前,只作寻常别。

罗巾摺。

背人偷熨。

点点啼鹃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来不须臾,去时又恐音尘绝。
紫箫声阕。便抵阳关彻。
佯笑尊前,只作寻常别。
罗巾摺。背人偷熨。
点点啼鹃血。

白话文翻译

来时只是片刻,离去时又怕音信全无。
紫色的箫声已经停止,仿佛已抵达阳关之地。
我在酒杯前佯装微笑,只当是平常的别离。
轻柔的罗巾被折叠,背对着人偷偷地熨烫。
泪点滴落,如同啼叫的杜鹃血。

注释

  • 须臾:片刻,短暂的时间。
  • 音尘绝:音信断绝,消息不再传递。
  • 紫箫:紫色的箫,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哀怨之情。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隘,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
  • 佯笑:假装微笑,掩饰内心的情感。
  • 罗巾:一种轻薄的丝绸布料。
  • 偷熨:偷偷地熨烫,暗示隐秘的情感表达。
  • 啼鹃血:杜鹃鸟的啼叫,古人常用以形容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汪东的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常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离别、爱情的深切思索。正如诗中所描绘的场景,离别的种种感受在诗中被细腻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情感的真挚体验。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情感浓烈的词作,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来不须臾,去时又恐音尘绝”,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惆怅,仿佛是对情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安。这里的“音尘绝”不仅指失去联系的恐惧,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孤寂。

接下来的“紫箫声阕”,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增添了离别的悲伤,紫箫的声音代表着一种美好却又短暂的情感体验,而“阳关”则是古人离别的传统象征,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作者在此处巧妙地将音乐与离别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情感氛围。

“佯笑尊前,只作寻常别”,则是一种自我安慰,表面上假装不在意,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最后“点点啼鹃血”,用杜鹃的啼叫暗示离别时的泪水,极具画面感与情感深度。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堪称描写离别情感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不须臾:即使来访的时间再短暂,离去时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
  2. 去时又恐音尘绝:离开后害怕音信全无,意味着情感的失落和孤独。
  3. 紫箫声阕:紫色箫声的消失,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结束。
  4. 便抵阳关彻:象征着离别的终点,阳关是古代离别的必经之地。
  5. 佯笑尊前:在饮酒时假装轻松,掩饰内心的悲伤。
  6. 只作寻常别:将这次离别视为平常的告别,以自我安慰。
  7. 罗巾摺:轻柔的罗巾被折叠,暗示了细腻的情感。
  8. 背人偷熨:在背后偷偷地熨烫,象征着隐秘的情感。
  9. 点点啼鹃血:泪水如同杜鹃的啼叫,表现离愁别绪的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啼鹃血”比喻泪水,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紫箫声的消失给人以生命的感觉,使离别更具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伤与无奈,表现了人在面对分别时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作者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箫:象征离愁与美好的回忆。
  • 阳关:离别的终点,暗示不再相见的无奈。
  • 罗巾:轻柔的布料,象征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柔软。
  • 啼鹃:杜鹃的啼叫,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具有悲伤的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不须臾”意指: A. 来访的时间很短
    B. 来访的人很多
    C. 来访的心情愉快

  2. “紫箫声阕”中的“紫箫”象征: A. 欢乐
    B. 离愁
    C. 战争

  3. “啼鹃血”暗示: A. 战斗的胜利
    B. 深切的悲伤与泪水
    C. 愉快的心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表达对离别的感伤与思念。

诗词对比

汪东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离愁与思念。然而,汪东的写法更侧重于通过音乐和离别的场景展现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
  • 《点绛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