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和朱希真韵,题陈孟群画》

时间: 2025-01-04 09:48:00

竹泪斑斑,洒向闲花草。

双薇竞巧。

妒煞湘蛾老。

颜色无多,知是驩娱少。

嬉仍好。

画中杨妹,押印何须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泪斑斑,洒向闲花草。
双薇竞巧。妒煞湘蛾老。
颜色无多,知是驩娱少。
嬉仍好。画中杨妹,押印何须倒。

白话文翻译:

竹叶上的露珠悄然滑落,洒落在闲散的花草上。
双重的薇花争相妍丽,令湘江的蛾子都感到嫉妒。
颜色虽然不多,却知欢乐与愉悦少。
嬉戏仍然很美好。画中那位杨妹妹,印记又何必颠倒呢?

注释:

  • 竹泪:比喻竹叶上的露水,形象地描绘其晶莹剔透的状态。
  • 闲花草:指随意生长的花草,表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
  • 双薇:指两朵薇花,象征着美丽的事物竞争。
  • 湘蛾:指湘江地区的蛾子,传达一种嫉妒的情感。
  • 驩娱:欢乐和娱乐。
  • 杨妹:指画中的女子,可能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常常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清丽的意象,对自然与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华观赏陈孟群的画作时,因画中女子的美丽与画面所传达的情感而触动,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和朱希真韵,题陈孟群画》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词作。首先,诗的开头以“竹泪斑斑”描绘了竹叶上清晨露水的细腻,隐喻生命中的纯净与美好。接着,双薇花的竞相盛开,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竞争与嫉妒,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感。

“颜色无多,知是驩娱少”一句,则流露出对生活中欢乐少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现实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尽管如此,诗人依然认为“嬉仍好”,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一句“画中杨妹,押印何须倒”,不仅是对画中女子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泪斑斑,洒向闲花草:开篇以竹叶上的露水作比喻,表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双薇竞巧:描绘两朵薇花的争奇斗艳,表现美丽与竞争的主题。
  • 妒煞湘蛾老:湘江的蛾子因嫉妒而感到痛苦,传达一种对美的渴望和嫉妒心理。
  • 颜色无多,知是驩娱少:虽然色彩不多,但却反映了生活的欢乐与愉悦少的感慨。
  • 嬉仍好:尽管如此,生活中的嬉戏与快乐仍然是美好的。
  • 画中杨妹,押印何须倒:画中的女子美好,印记又何必放倒,反映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竹泪”比喻露水,生动形象。
  • 拟人:竹叶上露水似乎有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双薇竞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示了在竞争与嫉妒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泪:象征纯净与生命的脆弱。
  • 双薇:美丽与竞争的象征。
  • 湘蛾:嫉妒与对美的追求。
  • 杨妹:理想与美的化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泪”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喜悦
    B. 生命的脆弱
    C. 竞争

  2. 诗中提到的“双薇”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竞争与嫉妒
    B. 友谊与和谐
    C. 孤独与失落

  3. 诗的最后一句“押印何须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绘自然美的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姚华的作品更侧重于竞争与嫉妒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呈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