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枢密西斋》
时间: 2025-01-01 18:1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馀谁解憩劳生,不动天机性自灵。道骨对山尤更好,梦魂闻雨易为醒。谩抛芽雪归仙鼎,只把筌蹄看圣经。还顾一源无去住,双梧惟有翠盈庭。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休息?心中不动凡情,反而能领悟到灵性的真谛。道家的风范对着青山显得更加高洁,梦中的灵魂听到雨声就容易醒来。随意抛弃春芽和雪花,归于那仙人的鼎中,只是把那些渔网和捕兽器当作圣经来读。再回首那一源,哪里有去留?只有那双梧树,依然在院子里翠绿如昔。
注释:
- 公馀:指的是生活中的闲暇时间。
- 憩劳生:休息与生活的辛劳。
- 天机: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理。
- 道骨:道家气质、风范。
- 梦魂:梦中的灵魂。
- 谩抛:随意抛弃。
- 仙鼎:传说中的神仙所用的鼎,象征长生不老。
- 筌蹄:渔网和捕兽器,象征世俗的捆绑。
- 一源无去住:指的是本源无所归去或留存。
- 双梧:指的是梧桐树,象征高洁和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生卒年无确切记载),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闲适的心境来反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黄裳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中通过对闲适生活与内心宁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开篇就以“公馀谁解憩劳生”引出主题,提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暗示世人难以在繁忙中找到真正的休息与宁静。接着,诗中提到“道骨对山尤更好”,道家所追求的“道”在自然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谩抛芽雪归仙鼎”与“筌蹄看圣经”的对比,强调了对世俗事物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的“翠盈庭”则是对自然的赞美,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与平仄的和谐,音乐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馀谁解憩劳生:在闲暇时光中,谁能够真正找到休息与放松?
- 不动天机性自灵:内心不被世俗所扰,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 道骨对山尤更好:道家的风范与青山更为相得益彰,显得高洁。
- 梦魂闻雨易为醒:梦中的灵魂,听到雨声就容易苏醒,暗示心灵的敏感。
- 谩抛芽雪归仙鼎:随意放弃世俗的繁华与欲望,归于长生的境界。
- 只把筌蹄看圣经:将世俗的工具当作圣经,反映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 还顾一源无去住:再回首本源,哪里有去留?
- 双梧惟有翠盈庭:只有那双梧树,依然在庭院中翠绿,象征不变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道骨对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筌蹄”比作“圣经”,反映了对世俗与精神的反思。
- 设问:开篇以设问引入,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梧:象征高洁、清幽,常与贤人、智者相联系。
- 仙鼎:象征长生不老,代表着理想与追求的理想状态。
- 雨声:象征灵性与觉醒,暗示心灵的敏感与内心的反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公馀谁解憩劳生”中“公馀”的意思是?
- A. 私人的
- B. 公共的
- C. 闲暇的
- D. 忙碌的
- 诗中提到的“道骨”最能体现哪种思想?
- A. 儒家
- B. 道家
- C. 佛教
- D. 法家
- “梦魂闻雨易为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疲惫
- D. 惊讶
答案:
- C. 闲暇的
- B. 道家
-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相较于黄裳的“和章枢密西斋”,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心境的交融,两者皆表达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细腻,黄裳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