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芍药五首 张嵲 〔宋代〕 凄凄寒雨送余春,繁艳浓香慰病身。 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
白话文翻译:
寒雨凄凄送走了春天,繁花艳丽、香气浓郁安慰着病中的我。 突然间想象着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感慨万分,仿佛置身于汉江之滨。
注释:
字词注释:
- 凄凄:形容寒雨连绵的样子。
- 余春:指春天的末尾,即春末。
- 繁艳:形容花朵繁多而艳丽。
- 浓香:浓郁的香气。
- 慰病身:安慰病中的身体和心灵。
- 暖风迟日: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
- 慨然:感慨的样子。
- 汉江滨:汉江的岸边,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某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具体典故,但“汉江滨”可能暗示诗人对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约1096-1148),字子厚,号南轩,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此诗可能作于诗人病中,通过描绘芍药的繁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病中创作的,通过描绘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和对温暖天气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雨送春为背景,通过描绘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病中的自己。诗中“繁艳浓香慰病身”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在病中的自我慰藉。后两句“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温暖天气的向往和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真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病中的坚韧和乐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凄凄寒雨送余春”,通过“凄凄”形容寒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送余春”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
- 第二句“繁艳浓香慰病身”,以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病中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在病中的自我慰藉。
- 第三句“忽作暖风迟日想”,突然间想象着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表达了对温暖天气的向往。
- 第四句“慨然如在汉江滨”,感慨万分,仿佛置身于汉江之滨,可能暗示诗人对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比喻为对病身的安慰,增强了表达效果。
- 拟人:将寒雨和春风赋予人的情感,如“凄凄”和“暖风迟日想”,使诗歌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病中的坚韧和乐观。通过描绘芍药的繁艳和香气来安慰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和对温暖天气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繁艳:形容花朵繁多而艳丽。
- 浓香:浓郁的香气。
- 暖风迟日: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
- 汉江滨:可能暗示诗人对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繁艳浓香慰病身”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安慰 C. 愤怒 D. 恐惧
-
“忽作暖风迟日想”中的“暖风迟日”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天气 B. 温暖的春风和迟来的阳光 C. 炎热的夏天 D. 凉爽的秋天
-
诗中“慨然如在汉江滨”可能暗示了什么? A. 诗人对战争的感慨 B. 诗人对故乡或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 C. 诗人对死亡的恐惧 D. 诗人对疾病的绝望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描绘梦境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嵲的《芍药五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但张嵲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在病中的自我慰藉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全面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