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寅三月悯雨既雨患未足 张嵲 〔宋代〕 别墅相望汉水傍,少年不省问丰荒。那知五十叨为郡,日为邦人虑雨旸。
白话文翻译: 在汉水边的别墅相互眺望,年轻时不懂询问丰收与荒年。哪知道五十岁时被任命为郡守,每天都在为百姓考虑雨晴之事。
注释:
- 别墅:指诗人在汉水边的住所。
- 汉水:河流名,流经湖北。
- 不省:不懂,不理解。
- 丰荒:丰收与荒年。
- 叨为郡:谦词,表示自己被任命为郡守。
- 邦人:指百姓。
- 雨旸:雨和晴,指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丙寅年三月,诗人当时已五十岁,被任命为郡守。诗中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尤其是在雨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的“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而“少年不省问丰荒”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的无忧无虑。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变化,诗人开始“日为邦人虑雨旸”,这体现了他的成熟和对职责的担当。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诗人在汉水边的别墅,环境宁静。
- “少年不省问丰荒”:回忆年轻时的无知,不关心农业丰收与否。
- “那知五十叨为郡”:转折,表达了诗人五十岁时被任命为郡守的意外和谦逊。
- “日为邦人虑雨旸”:展现了诗人作为郡守的责任感,每天都在为百姓的天气和农业生产操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成长和变化。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和作为郡守的责任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的成长和对民生的关怀。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诗人表达了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注和对职责的担当。
意象分析:
- 汉水:象征着宁静和田园生活。
- 雨旸:象征着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战争的残酷 D. 商业的繁荣 答案:B
-
诗人五十岁时被任命为什么? A. 皇帝 B. 郡守 C. 将军 D. 商人 答案:B
-
诗中的“雨旸”指的是什么? A. 雨和晴 B. 雨和风 C. 雨和雪 D. 雨和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嵲的其他诗作,如《秋日杂诗》等,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