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穷蔡泽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困境中,蔡泽询问唐举,未能如同邺侯那样遇到懒散的残余。触碰石头便能召唤云雨,不应常以干旱的雷声来观看。
注释:
- 方穷:指处于困境或困窘的状态。
- 蔡泽:指蔡邕,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与唐举齐名。
- 唐举:指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 邺侯:指东汉的邺侯,可能是指某个有权势的人物。
- 触石起云:形容触动某种事物后引发的变化。
- 旱雷:干旱时发出的雷声,象征着无用的警告。
典故解析:
- 蔡泽和唐举:两位历史和文学人物,常被用来比喻才华和境遇的对比。
- 邺侯: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象征权势和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初冬,正值诗人生活的一个困境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人蔡泽、唐举为引子,通过他们的境遇,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反思。开篇提到“方穷蔡泽”,不仅表达了对蔡泽的同情,也暗示自己在困境中的迷茫与无奈。接着,提到“未遇邺侯逢懒残”,暗示即使在逆境中,仍希望能遇到像邺侯那样的机遇与庇护。
“触石起云能沛雨”则展现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触碰某个契机便能唤起变化的希望。最后一句“不应长作旱雷看”更是表达了对无用警告的厌倦,渴望真正的改变而非空洞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穷蔡泽问唐举:描绘蔡泽的困境,表明诗人对其处境的共鸣。
- 未遇邺侯逢懒残:强调蔡泽未能如邺侯那样获得机遇,反映诗人的失落。
- 触石起云能沛雨:比喻通过努力和行动能够激发机会与变化。
- 不应长作旱雷看:传达出对无效警告的厌倦,期望实际改变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触石起云”形象地描绘了变化的可能性。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困境与改变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渴望,呼唤积极向上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蔡泽:象征才华与遭遇的对比。
- 邺侯:象征权势与机会。
- 云雨:象征希望与变化。
- 旱雷:象征无用的警告与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穷蔡泽问唐举”中的“方穷”意为: A. 正在富裕
B. 正在困窘
C. 正在快乐
D. 正在旅行 -
“触石起云能沛雨”是指什么? A. 触碰石头能召唤雨水
B. 触碰石头会带来灾难
C. 触碰石头是徒劳的
D. 触碰石头无任何反应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在情感上都有对困境的反思,但李白的作品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洪咨夔则是对个人处境的深思。两者在意象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