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时间: 2025-01-17 09:14:55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
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
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献上王日的贡品,衡阳也在这一年里进贡。
青草野外有麏鹿,鸱鸟在华丽的木梁前鸣叫。
尧帝结束了茨草的祭祀,殷汤则轮流祭雨。
期望大君赐予恩泽,不怕小巫的牺牲。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甸:指楚国的地方。
  • 王日:指王祭日的献品。
  • 衡阳:地名,古代南方一城。
  • 麏:指麏鹿,常被视为美好的象征。
  • 鸱:一种猛禽。
  • 绮楹:华丽的柱子。
  • 尧帝:古代圣明的君王,代表良好的统治。
  • 茨:古代祭祀中使用的植物。
  • 殷汤:指商朝的开国君主,祭雨是古代的一种仪式。
  • 锡:赐予的意思。
  • 小巫:指小的神祇或祭祀者。

典故解析:

  • 尧帝: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以德治国,象征着理想的统治。
  • 殷汤:商朝的开国之君,殷商时期以祭祀和农业为重,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701年-754年),唐代诗人,字君薇,号青山。以诗名显著,是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风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精神相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盛唐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对统治者的期盼。诗中提及的贡品和祭祀,体现了古代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表达了人民渴望得到良好治理的心愿。

诗歌鉴赏:

《茅》是一首表现古代王朝贡品和祭祀文化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楚地献贡的场景,展现了古代贵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篇便提到“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这不仅是对贡品的描述,更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显示出地方对中央的依附和对王权的认同。

接下来的画面转向自然景象,“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青野中麏鹿的生动与鸱鸟的啼鸣,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诗的后半部分“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则引入了历史典故,借古人祭祀的行为,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统治者的期待。最后一句“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更是表达了对君主恩泽的期望,体现了民众对良好治理的渴望,以及对小神明的轻视,反映出一种对大义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唐代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甸供王日”:楚地为王献上贡品,体现了王权的象征。
  2. “衡阳入贡年”:衡阳每年进贡,反映了地方对中央的忠诚。
  3. “麏包青野外”:描绘自然景色,麏鹿象征生机。
  4. “鸱啸绮楹前”:鸱鸟啼叫,增添了生动的场景。
  5. “尧帝成茨罢”:历史典故,尧帝的祭祀活动。
  6. “殷汤祭雨旋”:殷商时期的祭祀,显示古代信仰。
  7. “方期大君锡”:期待统治者的恩泽。
  8. “不惧小巫捐”:不怕小神明的牺牲,表明对大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政治环境,暗示社会和谐。
  • 典故:引用历史典故,增强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贡品和祭祀为线索,表达了对理想治理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情感诉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甸:象征贡品和忠诚。
  • 麒麟:象征吉祥和生机。
  • 鸱鸟:象征自然的呼唤和灵性。
  • 尧帝: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楚甸供王日”中“楚甸”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东南
    • C. 西南
    • D. 西北
  2. 诗中提到的“尧帝”象征什么?

    • A. 军事力量
    • B. 理想的统治者
    • C. 商业繁荣
    • D. 自然灾害
  3. “不惧小巫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小神明的尊重
    • B. 对大义的追求
    • C. 对生死的恐惧
    • D. 对自然的无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但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李峤的《茅》则更注重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与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