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时间: 2025-01-19 20:06:48

山中幽兴尽无穷,不管萧萧四壁空。

渐觉愚巾便暑戴,偶逢贤酒亦时中。

映阶草色带朝雨,隔屋笋香吹晚风。

搔首南窗有奇事,绿杨初破石榴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山中幽兴尽无穷,不管萧萧四壁空。
渐觉愚巾便暑戴,偶逢贤酒亦时中。
映阶草色带朝雨,隔屋笋香吹晚风。
搔首南窗有奇事,绿杨初破石榴红。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幽静的兴致似乎无穷无尽,不在意四周空荡荡的环境。渐渐地觉得愚笨的头巾在夏天也能戴上,偶尔遇到美酒也是正当其时。阶前的草色沾着清晨的雨滴,屋外的竹笋香气随着晚风吹来。抚首南窗,似乎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绿杨树下的石榴花初次绽放出红色。

注释

  • 幽兴:指幽静的兴致或乐趣。
  • 愚巾:泛指简单的头巾,可能带有自谦的意味。
  • 贤酒:美好的酒,指适宜的酒。
  • 映阶草色:指草的颜色映照在阶梯上。
  • 笋香:竹笋的香气。
  • 搔首南窗:抚摸头部,面向南窗,表示沉思或期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淡生活、远离喧嚣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夏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山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自然景象,诗人在山中独自品味生活,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开篇的“山中幽兴尽无穷”便传达出对山中生活乐趣的无尽追求。诗人不在意四周的空旷,反而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中。接下来通过“愚巾便暑戴”传达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即使是简单的头巾在夏日也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包容。

“映阶草色带朝雨,隔屋笋香吹晚风”两句则描绘了初夏的清晨与傍晚,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色彩与气息。草色与笋香的交织让人感受到初夏的生机与清新,诗人通过感官的细腻体验,带领读者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最后一句“绿杨初破石榴红”更是以色彩的变化象征了生命的绽放,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新的开始。这首诗整体上表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积极态度,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中幽兴尽无穷:山中的幽静情趣似乎无穷无尽。
    2. 不管萧萧四壁空:无视四周空荡的环境。
    3. 渐觉愚巾便暑戴:渐渐觉得简单的头巾在夏天也能戴。
    4. 偶逢贤酒亦时中:偶尔遇到美酒也正是时候。
    5. 映阶草色带朝雨:阶前的草色沾着清晨的雨滴。
    6. 隔屋笋香吹晚风:屋外的竹笋香气随着晚风吹来。
    7. 搔首南窗有奇事:抚首南窗,似乎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8. 绿杨初破石榴红:绿杨树下的石榴花初次绽放出红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映阶草色带朝雨,隔屋笋香吹晚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山中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心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中幽兴:象征闲适与宁静。
  • 朝雨:代表清新的气息与生机。
  • 笋香:象征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馈赠。
  • 绿杨与石榴红:色彩的变化象征生命的绽放与新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愚巾”指的是:
    A. 简单的头巾
    B. 精美的头饰
    C. 带有智慧的帽子
    D. 严肃的巾帕

  2. “映阶草色带朝雨”中的“朝雨”指的是哪个时间的雨?
    A. 清晨的雨
    B. 下午的雨
    C. 晚上的雨
    D. 中午的雨

  3. 诗中的“绿杨初破石榴红”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结束
    B. 生命的开始与希望
    C. 夏天的结束
    D. 秋天的到来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中与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强调社会动荡下的思考与感受;而黎廷瑞的作品则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典文学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