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
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白话文翻译:
在舜帝的时代,鼓声和谐悦耳;在尧帝的年间,士人的声音也充满韵律。
向着楼阁,似乎听见了鼓声的敲击,震动山谷,像雷声轰鸣。
仙鹤展翅飞起,灵动的水獺发出鸣叫。
乐曲在空中已经演奏完成,礼仪称愿能相互成就。
注释:
字词注释:
- 舜日:指舜帝在位的日子,象征着和平的时代。
- 鼗:一种打击乐器,表示音乐的和谐。
- 韵士:有才华的文人,士人。
- 向楼:朝向楼阁,指向高处的建筑。
- 震谷:震动山谷,形容声音的宏大。
- 仙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与长寿。
- 灵鼍:灵动的水獺,带有神秘色彩。
- 乐云:音乐的云彩,象征乐曲的飘扬。
- 礼曰:礼仪上说,表示一种祝愿。
典故解析:
- 舜、尧:中国古代的贤君,象征黄金时代的美好。
- 诗中提到的乐器、音乐和动物,也与古代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常常融入哲理和历史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安定,文人追求雅趣。诗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现了对美好时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音乐为主题,展现了和谐与美好的意境。开头以“舜日谐鼗响”引入,直接点明时代的美好氛围,接着描绘了士人优雅的声音,展现文化的繁荣。中间两句则通过对声响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仿佛音乐能够穿透山谷,唤起自然的共鸣。最后一联通过“乐云行已奏”表达了音乐的完成,暗含礼仪的美好期望,展现了和谐社会的理想。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音乐的美妙,更通过声响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李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舜日谐鼗响:在舜帝时代,鼓声和谐,象征着社会的安定。
- 尧年韵士声:在尧帝时代,士人声音优雅,表示文化的繁荣。
- 向楼疑吹击:朝向楼阁,似乎听见了鼓声,营造出一种期待感。
- 震谷似雷惊:声音震动山谷,形象地传达出音乐的宏大。
- 仙鹤排门起:仙鹤飞起,象征吉祥与灵动,增添了自然的神秘感。
- 灵鼍带水鸣:水獺鸣叫,与音乐相呼应,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 乐云行已奏:乐曲在空中已经演奏完毕,暗示音乐的完美。
- 礼曰冀相成:礼仪上祝愿能相互成就,表达和谐的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震谷似雷惊”将声音与雷声相提并论,增强了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感。
- 对仗:诗中句子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如“灵鼍带水鸣”,赋予动物以人的特性,增添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和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君时代的描绘,反映出对当下社会的期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鼗:象征和谐与音乐的力量,连接人心与自然。
- 仙鹤:象征长寿与吉祥,代表自然的灵动。
- 灵鼍:带有神秘色彩,体现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舜日”象征着什么? A. 和平的时代
B. 战乱的时代
C. 贫穷的时代
D. 忧愁的时代 -
“震谷似雷惊”中“震谷”主要是形容什么?
A. 声音的宏大
B. 风的强烈
C. 雨的急促
D. 人的欢笑 -
诗中提到的“仙鹤”象征什么?
A. 幸运与长寿
B. 贫穷与悲伤
C. 战争与混乱
D. 无聊与空虚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李峤的《鼓》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前者通过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展现美好,后者则通过思念与情感表达对家庭的眷恋。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峤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