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一天芳事,惟春暮最乐。閒步后圃,杂花生树,空负春韶,爰制此词,付雪儿歌之。桓伊所谓辄唤奈何者也》
时间: 2025-01-01 13:0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杜鹃啼,蔷薇谢,过了清明寒食。薰风圆午梦,趁单绡才换,宿酲初析。紫燕将雏,黄蜂抱蕊,蛛网斜捎帘隙。余香吹不断,早湔裙人远,玉骝嘶夕。叹沈约带围,看花残泪,又成抛掷。章台车马寂。旧游处都似曾相识。漫省念宫眉印柳,秀靥妆桃,少年场半成陈迹。细雨朱幡护,问谁递伤春消息。镜霜薄,愁如织。残照一缕,凭遍阑干无力。此情断鸿寄得。
白话文翻译:
正值杜鹃啼叫,蔷薇花已经凋谢,清明和寒食节已经过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梦正好,趁着单薄的绸子才换上,宿醉刚刚消散。紫燕已孵出雏鸟,黄蜂在花蕊中忙碌,蛛网斜斜地挂在窗帘的缝隙。余香不断飘散,早已洗净裙子的人远去,骏马在夕阳下嘶鸣。叹息沈约的带子,看花残泪流,又成了抛弃的遗憾。章台的车马声寂寞无比,旧游的地方似乎都变得熟悉。漫不经心地想起宫眉印在柳上的情景,妆点如桃花的秀靥,年轻时的场景已成陈迹。细雨中朱色的幡旗保护着,问谁传递伤春的消息。镜子上薄薄的霜,愁绪如织。残阳的一缕光线,依靠在栏杆上无力地反射。这份情感,如鸿雁一般寄送出去。
注释: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蔷薇:一种花,常用于代表美好与爱情。
- 清明、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祭扫先祖,寒食节禁止生火,吃冷食。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宿酲:指宿醉,前一晚喝酒后未醒过来的状态。
- 紫燕、黄蜂:分别指燕子和蜜蜂,象征春天的生机。
- 章台:古代水边的楼台,常用来描写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感悟,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末夏初,诗人借景抒情,感慨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诗中用杜鹃的啼鸣与蔷薇的凋谢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春去夏来的氛围,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带来的感伤。接着以“薰风圆午梦”描写春日的温暖与梦境的迷离,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宿酲初析”则暗示着过往的沉醉和失落。随着诗句的深入,黄蜂、紫燕等意象的出现,增添了生机,但“叹沈约带围,看花残泪”却揭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青春易逝的悲伤。最后,残照的描写通过“凭遍阑干无力”传达出一种无助与孤独的情感。整首词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合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杜鹃啼,蔷薇谢:开头以鸟声和花凋象征春天的结束。
- 薰风圆午梦:春风带来温暖的午后梦境,暗示人们在春天的恍惚。
- 宿酲初析:经历了欢愉后的清醒,暗示着对快乐日子的留恋。
- 紫燕将雏,黄蜂抱蕊: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繁忙。
- 余香吹不断:香气弥散,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叹沈约带围:提到沈约,暗含对往日风华的感慨。
- 章台车马寂:提及昔日热闹的场景,如今却显得十分冷清。
- 漫省念宫眉印柳:回忆往昔,感慨青春的逝去。
- 细雨朱幡护:细雨中,朱色的幡旗象征着对春天的依依不舍。
- 镜霜薄,愁如织:镜子上薄霜,象征心中的愁苦。
- 残照一缕:最后的光线象征着即将消逝的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如织”,将情感形象化。
- 拟人:黄蜂、紫燕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生动的动作。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常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眷恋与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其啼声也带来离别的意味。
- 蔷薇:代表美好与爱情,但也暗示着短暂。
- 紫燕与黄蜂:生机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繁荣与活力。
- 残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鹃的啼鸣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结束
- B. 春天的到来
- C. 夏天的来临
-
“叹沈约带围”中提到的沈约是指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画家
- C. 一位音乐家
-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但更多的是女性的柔情与失落。
- 苏轼的《定风波》则通过更为豪放的笔触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诗词集《清代词人集》
- 相关学术论文《张尔田诗词研究》
- 解读古典诗词的书籍《古典诗词的魅力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