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夕诗(同用秋字,一作他乡七夕)
作者:卢纶 〔唐代〕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渴望及对爱情的思念。诗中描绘了一个女孩在七夕夜晚登楼赏月,月光和露水交相辉映。银河的云彩静静地悬浮在空中,似乎不愿流动。铅华(化妆品)在晨曦中显得微弱,织机的声响在黑暗中传递着秋天的气息。回忆起那份未了的情感,人与天俱是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祥光:吉祥的光辉,指明亮的月光。
- 闺女:指出嫁的女子,通常指女子在闺房内。
- 机杼:织布的工具,暗指女工在织布。
- 铅华:化妆品,暗示女子妆容。
- 回想:回忆,思念过去。
典故解析:
- 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象征着爱情和团圆。
- 银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期盼,因牛郎织女的故事与银河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子晋,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节,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表达对离别恋人的思念情感,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爱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七夕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七夕夜的浪漫氛围。诗的开头以“祥光若可求”引入,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以女子登楼赏月的情景,将孤独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情感的画面。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一句,描绘了月光与露水的交辉,河上的云彩凝固不动,增强了夜的静谧和诗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则通过化妆和织布的细节,反映了女子的生活与情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秋天,象征着离别和惆怅。
最后一句“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将思念提升到全人类的共鸣,突显了普遍的情感体验。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人类对爱情和团聚的深切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祥光若可求:渴望美好的光辉,暗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闺女夜登楼:夜晚的女子独自登楼,强调孤独与思念。
- 月露浩方下:明亮的月光与露水洒落,营造出优美的夜景。
- 河云凝不流:河上的云彩静止不动,表现时间的凝固与情感的停滞。
- 铅华潜警曙:化妆品在晨曦中显得微弱,象征着青春的易逝。
- 机杼暗传秋:织布的声音传递出秋天的气息,暗示着离别的忧伤。
- 回想敛馀眷:回忆起未了的情感,唤起深深的思念。
- 人天俱是愁:人与自然同感愁苦,强调了共通的人生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露水比作美好,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云彩似乎在表达情绪,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特定节日中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反映出古代社会对爱情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晚: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月光:代表美好与希望。
- 露水:象征着纯洁与清新。
- 银河:寓意着遥远的相思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机杼暗传秋”中的“机杼”指的是:
- A) 织布的工具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花卉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__。
-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快乐与团圆。 (对/错)
答案:
- A
- 七夕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同样具有伤感的情绪,主题更为直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相似情感时所采用的不同手法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