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苗员外竹间亭
作者:卢纶
高甃绝行尘,开帘似有春。
风倾竹上雪,山对酒边人。
步暖先逢日,书空远见邻。
还同内斋暇,登赏及诸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竹亭环境,诗人站在亭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外面的尘嚣被高高的石砖隔绝,拉开窗帘仿佛就能迎来春天的温暖。微风轻拂,竹上的雪花飘落,山对面的朋友正在饮酒作乐。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远处的邻居也能看见。诗人感慨,和朋友们在室内悠闲地享受时光,攀登高处欣赏风景,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
注释
- 高甃:高高的石砖,指亭子的基础,象征着远离尘嚣。
- 行尘:行走的灰尘,指外界的喧嚣。
- 开帘:拉开窗帘,表示向外望去的动作。
- 风倾:微风吹动,形容风势轻柔。
- 酒边人:指饮酒的朋友。
- 步暖:温暖的步伐,暗示春天的到来。
- 书空:指书信,远方的邻居。
- 内斋暇:在室内悠闲的时光。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的环境和情景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闲适、雅致生活的理想。诗中提到的“酒边人”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交饮酒的文化,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朋友的陪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3年-约799年),字志道,号云溪,唐代诗人,生于京兆长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题苗员外竹间亭》是一首描绘友谊与自然的诗作,反映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竹亭中与友人对饮,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间亭的自然景观和温暖的春日气氛,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中“高甃绝行尘”一句,既表现了竹亭的独特地理位置,又暗示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逃避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风倾竹上雪”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在亭中静观自然的心境。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通过与竹子的亲密联系,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接下来的“山对酒边人”则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融入景色之中,体现了人际交往的温暖。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轻松、愉悦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通过竹亭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士人追求闲适与高雅生活的文化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甃绝行尘:高高的砖石基础,隔绝了外界的尘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 开帘似有春:拉开窗帘,似乎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风倾竹上雪:微风轻轻吹动,竹上的雪花飘落,形象生动,充满诗意。
- 山对酒边人:山的另一边,朋友正在饮酒,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步暖先逢日:步伐轻快,春日的温暖初现,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书空远见邻:书信传递,远方的邻居也能看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还同内斋暇:仍然在室内的闲暇时光,表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 登赏及诸姻:攀登高处欣赏美景,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倾竹上雪”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柔和与轻盈。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意象:竹、雪、酒等意象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增强了诗中春天的气息。
- 酒:代表友谊与欢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甃绝行尘 中的“高甃”指的是什么?
- A. 高高的树木
- B. 高高的石砖
- C. 高山
-
“风倾竹上雪”中的“倾”意为?
- A. 倾倒
- B. 倾斜
- C. 倾听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题苗员外竹间亭》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前者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而后者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两首诗都体现了唐代士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加哲理,后者则更为细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