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时间: 2025-01-19 15:34:42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

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寄来了一些粮食,勉强够你三餐,世俗的尘事让我懒得去洗涤身上的冠冕。眼前红紫色彩纷繁而过,年末的故乡山川,一片苍茫。

注释:

  • 粟囊:指装粮食的袋子,这里代指粮食。
  • 缁尘:黑色的尘埃,象征世俗的烦恼或琐事。
  • 濯冠:洗涤帽子,象征对名利和地位的追求。
  • 红紫:指五彩缤纷的事物,象征生活的繁华。
  • 苍官:指故乡的山川,苍茫而宁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埋没缁尘”,可以理解为放下世俗的负担,回归自然和简单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繁华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在流亡生涯中,常常思念故乡,抒发对乡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物质的简朴追求,虽寄来三餐,却言辞中透出对名利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后两句则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生活的繁华与喧嚣,但最终又回归到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乡土情怀的深刻依恋。

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故乡的深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诗篇具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的深度,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粟囊聊复寄三餐”:

    • 诗人通过“粟囊”寄来三餐,体现了对物质的关注与对生活的关切。
  • 第二句:“埋没缁尘懒濯冠”: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愿意放下名利的追求。
  • 第三句:“红紫百般纷过眼”:

    • 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在诗人眼中却是稍纵即逝的。
  • 第四句:“乡山岁晚自苍官”:

    • 最后一句带有浓厚的乡愁情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使用“红紫”与“苍官”形成鲜明对比,象征对繁华与宁静的不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诗人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简单而纯粹的乡村生活中。

意象分析:

  • 粟囊: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代表着物质的简单。
  • 红紫:象征繁华的生活,给人带来视觉的丰富,但也让人感到短暂与虚幻。
  • 苍官:象征故乡的宁静与永恒,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粟囊”指的是什么?

    • A. 粮食
    • B. 帽子
    • C. 衣物
    • D. 书信
  2. 诗人对“缁尘”的态度是?

    • A. 热衷追求
    • B. 置之不理
    • C. 依依不舍
    • D. 感到厌倦
  3. “红紫百般纷过眼”中,“红紫”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繁华与喧嚣
    • C. 自然风光
    •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陶渊明《归园田居》对比:
    •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但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俗的反思,而陶渊明则展示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范成大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