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入南枝玉蕊皴,合江云冷冻芳尘。
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竹歌不肯春。
白话文翻译
雨水滋润了南边的花枝,玉蕊的花瓣因雨而显得更加娇嫩。合江的云层阴冷,仿佛将春日的芳香冻结。花神的美好事物相邀而来,但不唱竹笛的歌声便不愿意迎接春天的到来。
注释
- 雨入:指雨水滋润,给予植物生机。
- 南枝:南边的花枝,象征春天的生机。
- 玉蕊:指花蕾,玉色的花瓣。
- 合江:指某条江河,可能指合江流域的特定地点。
- 芳尘:芳香的尘埃,暗指春天花香四溢的景象。
- 司花:花神,传说中的掌管花卉的神灵。
- 不著竹歌:不愿意唱竹笛的歌曲,象征春天的欢乐气氛。
典故解析
“司花”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花神,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繁荣。在传统文化中,花神是人们祈求丰收和幸福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雨后的春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命力与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这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开篇的“雨入南枝玉蕊皴”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雨滋润花木后的生机与美丽,传达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接着“合江云冷冻芳尘”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不总是顺利,冷云冻结的芳尘让人感受到一种迟来的春意。
“司花好事相邀勒”则引入了花神的意象,花神的到来让人期待春天的欢愉,但“没有竹歌”的吟唱,使得这一切的美好都显得不够完整。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流露,将春天的美好与自然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细腻的观察,又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入南枝玉蕊皴”:春雨润泽南方的花枝,令花瓣更加娇嫩可爱。
- “合江云冷冻芳尘”:合江的云层阴冷,仿佛要将春天的芳香冻结,暗示着春天的迟缓。
- “司花好事相邀勒”:花神的美好事物相邀而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不著竹歌不肯春”:不愿意唱竹笛的歌声,暗示着没有欢快的氛围,春天的到来变得不那么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生命的源泉,花蕾比作生命的希望。
- 拟人:将花神赋予了人类情感,表现春天的等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未到来的惆怅,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生命与希望,春雨带来生机。
- 花:象征美好与繁荣,代表春天的到来。
- 云: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暗示春天的迟缓。
- 竹歌:象征春天的欢愉与生命的乐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蕊”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花蕾
C. 云层 -
“合江云冷”暗示了什么? A. 春天已经到来
B. 春天的到来被延迟
C. 春雨开始下 -
“不著竹歌不肯春”中,竹歌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欢乐
C. 寂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范成大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与变化,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