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太平十四首 其四
名高斗山。身驰貊蛮。
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
名山太寒。遗书半残。
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开头提到“名高斗山”,指的是人们的名声如同高耸的山峰一般。接着“身驰貊蛮”,则表现作者的心境仿佛在远方的蛮荒之地驰骋,强调了对遐远之地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接下来的“文章经术流传”表明了文化和学术的传承与价值。诗中提到“望龙门在天”,意在表达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龙门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接着“名山太寒,遗书半残”,则反映了对名山的孤寂和对知识的渴望,但只留下了半部遗书,暗示知识的破碎。最后两句“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展现了讲堂的荒凉和知识的衰败,询问后代是否能继续传承下去。
注释
- 名高斗山:名声高如斗山,形容声望显赫。
- 身驰貊蛮:身心游离于蛮荒之地,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文章经术流传:学问和文章能够流传下去。
- 望龙门在天:向往高远的理想,龙门象征成功与理想。
- 名山太寒:名山气候寒冷,象征孤寂。
- 遗书半残:留下的书籍残缺不全。
- 讲堂蔓草荒烟:讲堂荒废,草木丛生,象征知识的衰落。
- 问儿孙执鞭:询问后代是否能继承文化与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葆光,号秋白,晚号东篱,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及书法家,通晓经史,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俞樾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教育,反映了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苦闷与追求。
创作背景
《醉太平》系列诗作是在清代末期社会动荡、文化衰落的背景下产生的。诗中展现了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露出对后代传承的担忧,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忧虑。开头的“名高斗山”让人感受到一种伟岸的气势,仿佛在阐述一个理想中的人应当如何自处。接下来的“身驰貊蛮”,则展现了一种流浪的精神,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未知的探索之心,构成了诗歌的张力。
随着诗句的深入,我们看到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文章经术流传”不仅仅是对学问的赞美,更是一种期望,期望世代相传的知识能被珍惜。然而,现实的残酷在“遗书半残”与“讲堂蔓草荒烟”中逐渐浮现,知识的衰退和文化的荒凉让人感到痛心。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对文化的传承产生深刻的思考。
最后两句“问儿孙执鞭”则是对后代的呼唤,诗人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份文化遗产,而非任其荒废。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高斗山:开篇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名声的高大。
- 身驰貊蛮:用“驰”字表现心灵的向往与流浪。
- 文章经术流传:强调文化的延续性与重要性。
- 望龙门在天: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与渴望。
- 名山太寒:隐喻孤独与文化的冷清。
- 遗书半残:传达对知识缺失的惋惜。
- 讲堂蔓草荒烟:形象描绘知识的衰败与荒废。
- 问儿孙执鞭:对后代的期望与责任的呼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名山、龙门等象征理想与文化传承。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名声与理想的夸大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核心在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既反映了对历史的尊重,也表现了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山:象征着高大的名声与理想。
- 貊蛮:代指蛮荒之地,象征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 龙门:象征成功与理想的高峰。
- 名山:代表文化的象征。
- 遗书:象征知识的传承与历史的延续。
- 讲堂:文化教育的场所,象征知识的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名高斗山”中的“斗山”表示什么?
- A. 具体的山脉
- B. 名声高大
- C. 一种植物
- D. 书籍
-
“望龙门在天”中,龙门象征什么?
- A. 具体的门
- B. 事业的成功
- C. 文化的衰退
- D. 自然景观
-
诗中提到的“讲堂蔓草荒烟”意在表达什么?
- A. 知识的繁荣
- B. 文化的衰败
- C. 教育的兴盛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俞樾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文化的追求,但俞樾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后代的期望,而李白则更为奔放,展现出豪放的个性与饮酒的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俞樾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