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题鲛绡诗》

时间: 2025-01-04 10:06:37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中题鲛绡诗
作者:苏轼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白话文翻译

天地虽然广阔,但唯有海洋最为辽阔。
历代圣王都进行祭祀活动,河伯的地位也受到尊敬。
祝融则是一个特异的称号,朦胧中聚集了百般奇异的现象。
二气交融,流光溢彩,万里之间风云变幻迅速。
灵旗摇曳,红色的旌帜迎风飘荡,赤虬龙喷出滔滔洪水。
我家靠近玉皇楼,红光照耀着整个世界。
若能得到明珠月亮,可以偿还我漂泊在外的债务。

注释

  • 鲛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古代常用来做衣物。
  • 祝融:火神的名字,象征火焰与光明。
  • 二气:指阴阳二气,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 灵旂:神灵的旗帜,表示神圣和威严。
  • 玉皇楼:道教中代表天界的宝座或建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语言自然流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醉中题鲛绡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浩瀚大海的赞美,表达了他的豪情与壮志。

诗歌鉴赏

《醉中题鲛绡诗》是一首展现自然壮丽与人情世故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海洋的广阔和变化无常,展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奔放而又自由的情感。

诗的开头“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便以广阔的天地与浩瀚的海洋作对比,展现出海洋的壮丽与无边。接着,诗人提到圣王的祭祀与河伯的尊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而“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则通过火神的象征,展现了神秘与变化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的思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灵旂、赤虬等意象,表现出一种神秘壮丽的气象,仿佛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最后一句“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则将个人的渴望与自然的壮观结合起来,表现了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的融合,使得全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虽然天地广阔,但海洋是最为辽阔的,暗示着无边的自然。
  •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古代的圣王都要进行祭祀,显示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尊重。
  •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祝融作为火神,象征着变化与神秘,表现了自然的奇妙。
  •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阴阳二气交融,形成了流光溢彩的景象,描绘了自然的迅速变化。
  •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灵旗与赤虬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意境。
  •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家靠近象征天界的玉皇楼,红光照耀四方,表现出人间与天界的联系。
  •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借得明月珠可还清在外漂泊的债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海洋比喻为自然的最广阔,暗示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与行为,使诗意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浩瀚海洋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辽阔与无边,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祝融:火的象征,代表变化与生机。
  • 灵旂:神圣的象征,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明月珠:象征理想与归属,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变化与神秘? a) 海
    b) 祝融
    c) 明月珠

  2.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渺小感
    b) 对人类的自大感
    c)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诗中的“赤虬”指的是什么? a) 龙
    b) 虎
    c) 龟

答案

  1. b) 祝融
  2. a) 对自然的渺小感
  3. a) 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的《醉中题鲛绡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敬畏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豪情与奔放。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