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时间: 2025-01-04 09:52: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不向此凭栏,
景象依然一望间。
龙蜃吐云天入水,
楼台倒影日衔山。
僧於僻寺难为隐,
人在扁舟未是闲。
孤鹤似寻和靖宅,
盘空飞去复飞还。
白话文翻译:
十年没有在这里凭栏眺望,
景色依旧一眼望去。
龙和蜃吐出云彩,天与水相连,
楼台的倒影在阳光下与山相接。
隐居在偏僻寺庙中的僧人难以真正隐逸,
而人在小舟上也并非悠闲自在。
孤鹤似乎在寻找和靖的住所,
在空中盘旋飞去又飞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指观景。
- 龙蜃:传说中的神兽,能吐云雾,寓意奇幻的景象。
- 楼台:指高楼和台榭,代表人造景观。
- 隐:隐居,指躲避世俗生活。
- 扁舟:小船,象征漂泊与闲适。
- 和靖宅:指和靖(王安石)的住所,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
典故解析:
- 和靖: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隐逸生活著称,诗中提到他寓意追求高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具有豪放和清新之风,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隐逸的思考。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诗人感叹景物依旧,却不免感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借助西湖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十年未曾凭栏的感慨,景象的依然与自身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开头的“十年不向此凭栏”不仅点出了时间的流逝,更隐含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西湖的景色,云天入水、楼台倒影等细腻的描写让人如身临其境,展现了西湖的壮丽与变化。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僧于僻寺难为隐”和“人在扁舟未是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尽管身处美景之中,却难以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闲,反映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追求。最后的“孤鹤似寻和靖宅”则引入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孤鹤象征着追求自由与高洁的志向,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苏轼诗词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不向此凭栏:诗人十年未在此处停留,暗示岁月的流逝。
- 景象依然一望间:尽管时间过去,眼前的景色依然如故,传达出自然的恒常。
- 龙蜃吐云天入水:借用神话,描绘湖面云雾缭绕的奇景。
- 楼台倒影日衔山:楼台的倒影与山相交,形成美丽的画面。
- 僧於僻寺难为隐:即使在偏远的寺庙中,僧人也难以真正隐居,反映内心的挣扎。
- 人在扁舟未是闲:即便在小舟上,生活依然有诸多牵挂与烦恼。
- 孤鹤似寻和靖宅:孤鹤徘徊寻找隐士之所,象征追求隐逸的愿望。
- 盘空飞去复飞还:孤鹤在空中飞翔,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蜃”比作湖面上的自然现象,增强诗的奇幻色彩。
- 对仗:如“楼台倒影”与“日衔山”,增强音韵美。
- 拟人:孤鹤的飞翔赋予其寻求的情感,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了人世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自然美与人文情怀。
- 龙蜃:神话生物,代表奇幻与神秘。
- 孤鹤:象征高洁与追求自由的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蜃”象征着什么?
A. 高洁
B. 奇幻
C. 隐逸
D. 繁华 -
诗人提到的“和靖宅”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苏轼
B. 王安石
C. 陶渊明
D. 李白 -
诗中“人在扁舟未是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由自在
B. 忧虑与无奈
C. 快乐与安逸
D.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轼更注重于内心的感受和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放与浪漫的个性。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