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时间: 2025-01-01 14:4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梅尧臣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自谦与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作者梅尧臣以“公”指代永叔,表示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深厚,自己在书法上感到惭愧,甚至不愿意去尝试。同时,通过对诸葛亮书法的赞美,揭示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向往。整首诗的基调既有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也有对前贤的敬佩。
注释
- 公:这里指的是永叔(即苏轼),他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
- 用心如用笔:形容对待事物时的专注态度。
- 曾无一画失:指书法技艺精湛,没有一笔失误。
- 笔工诸葛高:称赞诸葛亮的书法技艺高超。
- 懒性真嵇康:嵇康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意指自己性情懒散,缺乏勤奋习字的动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他的诗风格多样,追求自然和真情,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苏轼的交往之中,反映了梅尧臣对苏轼书法技艺的敬仰,以及他自谦的态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文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以及对古代书法家风范的追求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梅尧臣通过对苏轼书法的赞美和自我的谦逊,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的用词简练而富有哲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对书法的热爱与敬畏。诗中提到的诸葛亮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高超的技艺与文化传承。最终,诗人在自我省察中流露出对书法艺术的向往和对自身能力的诚实评价,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与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意指苏轼才华横溢,做事也如同用笔写字一般认真。
-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形容苏轼的书法风格刚劲有力,技艺高超。
-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观察苏轼的字迹,能够体会到书法的疏密变化。
-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称赞诸葛亮的书法技艺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表达自己每次见到苏轼时都感到羞愧。
-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自问为何自己不能像前人那样勤奋练习书法。
-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自比嵇康,性情懒散,乐于闲适。
-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故而将书法献给苏轼,不让物品受屈。
-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苏轼确实欣赏,留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不仅在当下有影响,未来也会被传颂。
-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感叹这首试笔的诗,深藏不愿让他人求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形成工整的对比。
- 比喻:用“用心如用笔”形象地比喻对待事物的态度。
- 排比:通过多句排比展示书法的特点和个人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象征才华与书法艺术。
- 公:指代苏轼,代表高超的书法技艺与文人风范。
- 墨:象征书法的基础与文化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公”指的是谁?
A. 苏轼
B. 梅尧臣
C. 诸葛亮 -
梅尧臣在诗中自称懒散,比较的是哪位书法家?
A. 王羲之
B. 嵇康
C. 颜真卿 -
诗中提到的“笔工诸葛高”是指什么?
A.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B. 诸葛亮的书法技艺
C. 诸葛亮的文学成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前出師表》:诸葛亮的书信,展现其文采与才华。
- 《题临安邸》:苏轼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但梅尧臣侧重于书法技艺,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豪情与饮酒的乐趣。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书法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