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白话文翻译:
眼前的园池景象,荷花已枯萎,菊花也显得荒凉。
寒风侵袭着夜晚的枕头,霜冻让晨妆显得胆怯。
江边的枫树叶变得火红,庭前的橘子带着黄色。
我想写诗来排解心中的闷闷不乐,面对眼前的景象却倍感悲伤。
注释:
- 触目:看见,眼前所见。
- 园池:园中的池塘。
- 荷枯:荷花凋谢、枯萎。
- 菊已荒:菊花也已经变得荒凉。
- 风寒:寒风。
- 侵夜枕:侵袭夜晚的枕头,形容寒风的刺骨。
- 霜冻:霜冻的天气。
- 怯:害怕。
- 晨妆:早晨的装扮,暗指晨露。
- 枫翻赤:枫树的叶子变得鲜红。
- 橘带黄:橘子树上的果实呈现出黄色。
- 题诗:写诗。
- 排闷:排解心中的烦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1150),字佩兰,号如兰,宋代女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笔触而著称,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达个人的感伤和对生活的思考。她的诗作在当时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后世也有不少研究其诗歌的学者。
创作背景:
《初冬书怀》创作于初冬时节,正值寒冷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周围枯萎的植物和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诗中所反映的情感,可能与个人经历、时局动荡有关,也可视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初冬书怀》是一首充满秋冬交替时节的感伤诗。朱淑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初冬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联“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通过对视觉的描写,展现了周围环境的萧条,荷花的枯萎和菊花的荒凉,营造出一种凋敝的氛围,仿佛自然也在感伤着生命的流逝。接下来的“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则将寒冷的气候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体现了外界环境对内心情感的直接影响,夜晚的寒风和早晨的霜冻,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迫。
在后两联中,诗人描绘了“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的景象,通过鲜艳的枫叶和成熟的橘子,形成了一种视觉的对比,似乎在对比着生与死、枯与荣。最后一句“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则点明了诗人写诗的动机,试图通过写作来排解内心的郁闷,然而在面对如此凋零的景象时,这种悲伤却愈发加深,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还体现出诗人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捕捉,深刻反映了人对生命、自然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触目园池景,荷枯菊已荒:通过描写眼前的园池景象,传达出秋冬交替时节的萧条感,荷花的枯萎和菊花的荒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寒风在夜晚侵袭着枕头,霜冻让早晨的妆容显得显得脆弱,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暗示着内心的孤独感。
-
江上枫翻赤,庭前橘带黄:枫树的红与橘子的黄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尽管有色彩的存在,但仍然无法掩盖内心的忧伤。
-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写诗本是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但面对眼前的景象,悲伤反而愈发加深,体现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无力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冻怯晨妆”通过比喻手法,将晨妆比作脆弱的状态,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风寒侵夜枕”赋予了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初冬的景象入手,描绘了自然的萧条与生命的无常,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流逝的深思。主题在于对人生哲学的探讨,既有对秋冬交替的感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枯萎意味着美好的消逝。
- 菊花:寓意坚韧与高洁,但在此处也体现了生命的无常。
- 枫树: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变化,红色的枫叶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暗示着即将的凋零。
- 橘子:象征丰收与温暖,黄色的橘子在冬季的背景下却显得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寒侵夜枕”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温暖的夜晚
B. 寒冷的夜晚
C. 明亮的白天 -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 A. 排解心中的闷闷不乐
B. 记录生活琐事
C. 抒发喜悦之情 -
“江上枫翻赤”中“翻赤”的意思是: A. 变红
B. 变黄
C. 变白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陶渊明的《饮酒》:以田园诗的形式探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朱淑真的《初冬书怀》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宋诗三百首》
- 《朱淑真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