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秋眉》
时间: 2025-01-04 13:0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红衣 秋眉》
作者:程颂万 〔清代〕
菊学人慵,花欺黛褪,洗妆无力。
瘦减春娇,曾窥镜中碧。
丝丝断柳,浑不似弓弯颜色。
私忆。勾住病魂,断东风消息。
小鸾砚侧。颦役西风,春余恨轻别。
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
黛语酒边飞到,恐有雁儿知得。
莫损他蛾翠,今夜月明霜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思念。开头描绘了菊花的懒散,以及花色与黛色的黯淡,仿佛洗妆也显得无力。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春日的娇美已经消退,镜中映出的只是苍白的面容。几根柳条断了,似乎连颜色也失去了往日的弯曲和生动。私下里,诗人回忆起往事,病恹恹的心情被东风的消息所牵动。接下来,描绘了小鸾砚旁的孤寂,西风吹来,让春天的离别变得轻而易举。最后,诗人请画家为自己画下初三月的景象,想起了酒边的对话,生怕被雁儿听到。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希望今夜的明月与霜白依旧如故。
注释
- 菊学:指菊花,象征秋天的萧瑟。
- 黛:古代女子用来描眉的颜料,这里引申指眉毛的颜色。
- 洗妆无力:形容抹妆时感到疲惫,没有力气。
- 病魂:心情沉重,仿佛生病般的神情。
- 小鸾砚:指一种书写用的砚台,象征文人雅趣。
- 阿郎:对爱人的称呼,暗示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是清代的诗人,生活于对文化和艺术高度重视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影响,展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惜红衣 秋眉》是一首表现秋天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惋惜。诗的开头通过“菊学人慵,花欺黛褪”展现了一种秋日的萧瑟,菊花在秋天的懈怠与黛色的褪去,仿佛在昭示着生命的衰退。接下来“瘦减春娇,曾窥镜中碧”则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镜中映出的苍白面容,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失落感。
诗中“丝丝断柳,浑不似弓弯颜色”用柳条的断裂来比喻生命的脆弱与变化,令人感受到一丝悲凉。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私忆”与“病魂”二词,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后面的描绘如“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则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回忆,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灵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菊学人慵,花欺黛褪”:描绘菊花的懒散与色彩的黯淡。
- “瘦减春娇,曾窥镜中碧”:感叹青春的流逝,镜中的映像令人心痛。
- “丝丝断柳,浑不似弓弯颜色”:柳条的断裂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私忆。勾住病魂,断东风消息”: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
- “小鸾砚侧。颦役西风,春余恨轻别”:描绘孤寂与离别之痛。
- “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对爱情的渴望与回忆。
- “黛语酒边飞到,恐有雁儿知得”:对话的隐秘,生怕被他人听见。
- “莫损他蛾翠,今夜月明霜白”:珍惜美好,渴望保持现状。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丝丝断柳”比喻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对青春、爱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秋天,通常与孤独和萧瑟相联系。
- 黛色: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青春的消逝。
- 柳条:脆弱与生命的无常。
- 月明霜白:象征纯洁与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菊学人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活力四射
- B. 萧瑟与无奈
- C. 快乐与欢愉
-
“私忆”在诗中意指?
- A. 忘记过去
- B. 对过往的追忆
- C. 对未来的憧憬
-
“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中的“阿郎”指的是?
- A. 朋友
- B. 情人
- C. 亲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比较程颂万的《惜红衣 秋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写,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歌的系统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诗词鉴赏的理论与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