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雨中池上,用白石韵》
时间: 2025-01-04 13:0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红衣
雨中池上,用白石韵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电掣金蛇,云翻黑墨,风枝无力。
雨过芳塘,圆荷撼新碧。
凉风入户,动几处骚人词客。
幽寂。似断还连,向黄昏不息。
香消篆印,灯暗芸篝,连床乱书籍。
遥知千里泽国,楚天北。
最爱妙莲清净,法界梦中曾历。
怕颠狂风雨,洗褪好花颜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池塘的景象,电光闪烁,如金蛇般迅猛;乌云翻滚,风吹得树枝无力。雨过后,芳香的池塘边,圆圆的荷花摇曳在新鲜的碧绿中。凉风透过窗户,激动了几位骚人墨客,令人感到幽深而又寂静。似乎一切都在不断延续,直到黄昏时分。香气在印章上消散,灯光暗淡,书桌上书籍凌乱。远方的泽国,楚天在北方,我能遥想其景。我最爱那清净的莲花,曾在梦中体验法界的宁静。恐怕狂风暴雨会冲刷掉这美丽的花瓣颜色。
注释
- 电掣金蛇:比喻闪电的迅猛。
- 云翻黑墨:形容乌云如墨般翻滚。
- 凉风入户:凉风透进屋子。
- 骚人词客:指文人雅士。
- 香消篆印:香气散去,篆刻的印章也失去光彩。
- 法界:佛教用语,指清净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字增辉,号太清,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的黄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诗中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惜红衣》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池边的沉思,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内心的感慨。开头几句以“电掣金蛇,云翻黑墨”描绘出暴雨来临时的紧张气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随着雨水的消散,诗人转而描写雨后池塘的宁静与清新,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的美好。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骚人词客”的思考,这不仅是对文人雅士的自我认同,也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是如何被激发的。最后,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与对风雨的惧怕,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深切地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凝聚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及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电掣金蛇:描绘了闪电的瞬间,形象生动。
- 云翻黑墨:乌云翻滚,像墨汁一样,营造出压迫感。
- 风枝无力:风很大,但树枝却显得无力,暗示着自然的狂暴。
- 雨过芳塘:雨后池塘芳香扑鼻,说明生机盎然。
- 圆荷撼新碧:圆形的荷花在新绿中摇曳,生动表现了雨后自然的美。
- 凉风入户:清新的风进入房间,象征着自然的气息。
- 动几处骚人词客:诗人似乎感受到文人墨客的情感波动。
- 幽寂:环境的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似断还连:情感似断似连,表现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 香消篆印:香气散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灯暗芸篝:灯光微弱,体现出孤独和寂寞。
- 连床乱书籍:书籍杂乱,反映思绪的纷乱。
- 遥知千里泽国,楚天北:描绘远处的景象,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最爱妙莲清净:对清净莲花的喜爱,象征对纯粹美好的向往。
- 怕颠狂风雨,洗褪好花颜色:对风雨来袭的恐惧,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脆弱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电掣金蛇”,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枝无力”,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忧虑,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这种情感在雨后宁静的环境中愈加显得真切,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蛇:象征闪电,代表自然的力量。
- 黑墨:象征乌云,营造出压迫感。
- 芳塘: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 圆荷:象征纯洁与美丽。
- 妙莲:象征宁静与清净。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电掣金蛇”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
- A. 雷电
- B. 风
- C. 雨
- D. 雪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圆荷”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人对莲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对/错)
答案
- A
- 纯洁与美丽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惜红衣》:两者均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思考,但《月下独酌》更强调孤独感,而《惜红衣》则在雨后宁静中探讨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