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吊向烈女墓》
时间: 2025-01-01 13:4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吊向烈女墓
作者: 陆进 〔清代〕
蔓草荒烟,问谁氏断碑磨灭。
争道是向家幼女,持贞矢节。
待字年时身未嫁,于归欲赋夫先没。
却等閒不说未亡人,心如铁。
私恩少,情偏切。
大义凛,志尤决。
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
地下青燐应烈焰,闺中红粉成英杰。
只年年寒食杜鹃啼,流红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荒草丛生的墓地,问谁的墓碑已经磨灭。人们争论着那位持贞节的幼女是向家的人。她在待嫁的年纪,未婚先丧夫,心中只存有对亡夫的思念,却无人提及未亡人的苦楚,心如铁石。她的私人恩情少,而情感却更加深切。她对大义的坚持坚定,志向也更加决绝。她将满腔的孤愤倾注其中,伤痕累累。地下的青烟应当燃烧着烈焰,闺中的红颜却已化为英杰。每年寒食时节,杜鹃啼鸣,流淌的是她的鲜血。
注释
- 蔓草:生长茂盛的野草。
- 磨灭:磨损得几乎看不见。
- 持贞矢节:坚守贞节。
- 待字年时:指年纪尚小,尚未出嫁。
- 未亡人:失去丈夫的女人。
- 青燐:用以形容地下的烈焰,象征她的英魂。
- 寒食:指寒食节,祭奠先人之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进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历史、社会和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忠贞和大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满江红》是在对一位烈女的悼念中写成,反映了对贞烈女性的崇敬与同情。诗人通过烈女的事迹,表达了对忠贞和大义的追求,同时也对社会中对未亡人境遇的冷漠表示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壮的情感和激昂的语言,展现了对烈女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蔓草荒烟”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立即引发读者对墓地的联想。接下来的“问谁氏断碑磨灭”,则传达了对这位烈女身份的疑问,表现出社会对她的遗忘。诗中反复提到的“持贞矢节”不仅表现了烈女的忠贞,也暗示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
全诗的情感愈加激烈,尤其是在“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一句中,诗人将烈女的悲愤与坚贞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最后的“流红血”则是对她英勇牺牲的强烈呼应,突显了诗人对烈女精神的赞美与对人生苦难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蔓草荒烟,问谁氏断碑磨灭:描述墓地的荒凉,表达对烈女身份的探寻。
- 争道是向家幼女,持贞矢节:提到这位烈女是坚持贞节的象征。
- 待字年时身未嫁,于归欲赋夫先没:她在年轻时未婚,丈夫却早逝。
- 却等閒不说未亡人,心如铁:表达社会对未亡人境遇的漠视,烈女内心坚强。
- 私恩少,情偏切:私人的情感少,但对大义的情感却更加深切。
- 大义凛,志尤决:她对大义的坚持表明了她的决心。
- 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烈女的愤怒和痛苦化为诗人的情感宣泄。
- 地下青燐应烈焰,闺中红粉成英杰:暗示烈女的精神在地下燃烧,化为英杰。
- 只年年寒食杜鹃啼,流红血:用寒食节的杜鹃啼鸣来象征烈女的牺牲和悲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地下青燐应烈焰”,将烈女的精神比作烈焰,表现出她的坚定与不屈。
- 对仗:如“私恩少,情偏切”,对比鲜明,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杜鹃啼”,赋予自然以情感,深化了悲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烈女的悼念,表达了对忠贞与大义的崇敬,同时也对社会冷漠和对女性的压迫表示抗议,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蔓草:象征荒凉与被遗忘。
- 青燐:代表烈女的英魂,象征着坚持与斗争。
- 红粉:指年轻女子,象征着美丽与牺牲。
- 杜鹃:象征着悲痛和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持贞矢节”指的是?
- A. 忍辱负重
- B. 坚守贞节
- C. 助人为乐
- D. 爱国爱民
-
诗中“私恩少,情偏切”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情感丰富
- B. 大义优先
- C. 个人情感淡薄
- D. 对爱情的渴望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流红血”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牺牲与悲痛
- C. 胜利
- D. 忍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对女性命运的描写。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女性的悲情。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忠诚与大义的追求,风格相似却情感更为内敛。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忠贞之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 - 了解陆进的生平与创作。
- 《古代诗词解读》 - 深入分析诗词的技巧与情感表达。
- 《中国女性文学史》 - 探讨女性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