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则灵潭》

时间: 2025-01-19 13:28:34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

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

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则灵潭
作者: 吞珠 〔清代〕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
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
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潭的壮丽景色。险峻的山崖上曲折的小路如同鸟儿的飞行轨迹,飞流直下的瀑布悬挂在碧绿的潭水之上。云雾缭绕的影子在孤城之外,松风轻拂着古老的寺庙前。神龙曾经栖息的洞穴,翠绿的树木在晴朗的烟雾中静静伫立。削壁上究竟是谁留下的题刻,游览的踪迹已无从记忆时光的流逝。

注释:

  • 巉岏:形容山势险峻。
  • :曲折的意思。
  • 岚影:山间云雾的影子。
  • 孤城:指远离人烟的城池。
  • 松风:松树间吹来的风。
  • 神龙: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力量和神秘。
  • 坏穴:指神龙曾留下的洞穴,可能是指隐秘之处。
  • 削壁:陡峭的岩壁。
  • 题识:题字或铭文,留下的记录。

典故解析:

“神龙留坏穴”可指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与信仰,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权威和神秘的力量。灵潭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的美与神秘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吞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未详,但以其诗作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社会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游历自然,以诗作记录所见之美,体现出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歌鉴赏:

《游则灵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灵潭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巉峻山崖、飞流瀑布与碧潭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感。诗行“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用精炼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感受到险峻与宁静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诗中提到的“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不仅描绘了清幽的环境,也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孤城与古寺的结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而“神龙留坏穴”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激发对传说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一句“游踪不记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游历虽美好,但时间的无情却让人难以铭记。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渗透着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索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巉岏纡鸟道:描述险峻的山崖上,弯曲的小路如同鸟儿飞行的轨迹,展现自然的险要与美丽。
  2. 飞瀑碧潭悬:飞流直下的瀑布悬挂在碧绿的潭水上,强调了水的清澈与动感。
  3. 岚影孤城外:山间的雾气在孤独的城池外飘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与孤寂感。
  4. 松风古寺前:松树间的风轻拂而过,古老的寺庙静立前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神龙留坏穴:神龙曾经栖息的地方,增添了传说与神秘的色彩。
  6. 绿树驻晴烟:翠绿的树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7. 削壁谁题识:陡峭的岩壁上究竟是谁留下的题刻,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8. 游踪不记年:游历的踪迹已无法记忆,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模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道”比喻小路的曲折,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绿树驻晴烟”,赋予了树木以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灵潭: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神秘,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境地。
  • 飞瀑:象征生命的奔流与不息,展现自然的力量。
  • 孤城:象征孤独与历史的厚重,唤起对过往的追忆。
  • 古寺:代表着传统与文化的传承,体现人文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巉岏”的意思是: A. 高大
    B. 陡峭
    C. 平坦
    答案:B

  2. “飞瀑碧潭悬”描绘的是: A. 一片森林
    B. 一座城市
    C. 瀑布与潭水
    答案:C

  3. 诗的最后一句“游踪不记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作品,描绘了壮观的瀑布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
  • 《登高》:杜甫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游则灵潭》与《望庐山瀑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游则灵潭》更侧重于静谧与孤独的感受,而《望庐山瀑布》则展现了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3. 《古代诗词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