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摘蕊暝禽飞》

时间: 2024-12-29 18:40:56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

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

老子寻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摘蕊暝禽飞
作者: 姜夔 〔宋代〕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
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
老子寻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

白话文翻译

在夜幕降临时,我采摘花蕊,听见鸟儿飞走,倚靠在树上,冰冷的花瓣缓缓飘落。
在下竺桥边,我轻轻站立,花香已经悄然流散。
空荡的小路上,晚烟平静而淡淡,古老的寺庙里春天的寒意令人不快。
我像老子一样,寻觅花朵的美好,心中却常常害怕被吴儿察觉。

注释

  • 摘蕊:采摘花蕊,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暝禽飞:夜幕降临,鸟儿归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感觉。
  • 倚树悬冰落:形容花瓣像冰雪一般轻柔地飘落,增添了清冷的意境。
  • 下竺桥:指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 香已漂流却:花香已散去,体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古寺春寒恶:古老的寺庙在春季依然寒冷,传达出一种凄凉和失落的感受。
  • 老子寻花:提到老子的形象,可能暗示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世事的无常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臣,号白石,南宋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常给人以淡淡的愁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诗中表现了他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姜夔的《卜算子·摘蕊暝禽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摘蕊暝禽飞”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夜幕降临、万物归于寂静的场景,鸟儿飞走,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经远去。接着,“倚树悬冰落”更是将花瓣轻柔飘落的意象与冰冷的感觉结合,传达出一种脆弱和孤独的情感。

诗中“香已漂流却”一句,令人感受到春天的花香虽然芬芳,但它的消散也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古寺春寒恶”,则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自然景象结合,古老寺庙的寒意令人感到失落。最后一句“常恐吴儿觉”更是以自谦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逃避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内心真实情感的隐秘和保护。

整首诗以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勾勒出一个孤独的寻花人形象,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流逝的哀伤,展现了姜夔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摘蕊暝禽飞:在暮色中采摘花蕊,鸟儿已飞去,暗示孤独。
  2. 倚树悬冰落:倚靠树木,花瓣如冰般飘落,增添清冷之感。
  3. 下竺桥边浅立时:在桥边轻轻站立,正是花香流散之时,象征珍惜。
  4. 香已漂流却:花香已散,感慨时光易逝。
  5. 空径晚烟平:小路上晚烟袅袅,宁静却有些凄凉。
  6. 古寺春寒恶:古寺里春天仍然寒冷,传达失落感。
  7. 老子寻花第一番:提到老子,表明寻求自然的态度。
  8. 常恐吴儿觉:担心被他人察觉,流露出隐秘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冰,增强了冷清的意境。
  • 拟人:花香的漂流给人一种生命的流逝感。
  • 对仗:如“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形成美的韵律。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隐秘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花蕊:春天的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2. 鸟儿:自由与流逝,象征美好事物的离去。
  3. :寒冷与脆弱,暗示孤独和冷清。
  4. :美好而易逝的东西,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5. 古寺:岁月的沉淀,体现历史的沧桑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摘蕊暝禽飞”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2. “香已漂流却”中“漂流”意指什么?

    • A. 传播
    • B. 消散
    • C. 产生
    • D. 变换
  3. 诗中提到的“古寺”象征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时光的流逝
    • C. 人的自由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姜夔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时光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但姜夔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姜夔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