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时间: 2025-01-01 11:08:19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白话文翻译

在丙辰年冬天,我从无锡归来,写下这首词以抒发我的情怀。好花不肯与那些沉迷香气的人为伍。水面波光粼粼。又担心春风一去,绿意会变成阴影。那美玉的钿饰又从何处寻觅?梦中似乎有木兰的双桨在轻轻划动。小横陈的岸边,我漫无目的地朝孤山山下寻找那盈盈的身影。春天里,翠禽啼叫,响彻整个春季。

注释

  • 殢香人:沉迷于花香的人。
  • 浪粼粼:水面波光闪烁,形容水的美丽。
  • 玉钿:一种美丽的装饰品,象征美好和珍贵。
  • 木兰双桨:指用木兰木制作的双桨,带有梦幻色彩。
  • 盈盈:形容女子的姿态轻盈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姜夔从无锡归来的冬季,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鬲溪梅令》以优雅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诗的开篇即以“好花不与殢香人”点出主题,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花香的人的不屑,仿佛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真情,不要被表象迷惑。接着“浪粼粼”一句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唤起读者的视觉感受。

全诗贯穿着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美好的惋惜。“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在此,词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词末“翠禽啼一春”更是为整首词增添了生动的气息,翠鸟在春天的鸣叫,仿佛是在回应词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综上所述,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使其在宋词中熠熠生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好花不与殢香人”:指漂亮的花不愿意与沉迷于香气的人相伴,暗示对待美好的态度。
  • “浪粼粼”: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展现自然的美丽。
  •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担心春风一去,绿意会转瞬即逝,暗含对时光流逝的忧愁。
  • “玉钿何处寻”: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象征着对理想的渴望。
  • “木兰双桨梦中云”:梦中的景象,带有梦幻色彩,表露出词人的思乡之情。
  • “小横陈”:指小桥或小道,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在孤山下漫无目的地寻找美丽的女子,表现了孤独感。
  • “翠禽啼一春”:春天里翠鸟的啼鸣,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花与沉迷香气的人进行对比,揭示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迷失。
  • 拟人:将春风、翠禽等赋予人性,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词语句对称,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用以代表品德与美好。
  • 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新生与变化。
  • 翠禽: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带来生命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好花不与殢香人”中“殢香人”指的是: A. 享受花香的人 B. 沉迷于香气的人 C. 追逐花香的人 D. 保护花的人

  2. 诗中“浪粼粼”描绘的是: A. 水面波光闪烁 B. 轻风拂面 C. 小舟摇曳 D. 鱼跃水面

  3. 词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欢喜 B. 忧愁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对比姜夔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姜夔更多展现了孤独与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索。这种情感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词人在个性与经历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