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屦常秀才谑赠》
时间: 2025-01-01 15:2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陈屦常秀才谑赠》 晁补之
驱车触热中烦满,苦无蔗浆冻金碗。
陈君诗卷可洗心,持作终朝晤言伴。
男儿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尘。
白驹皎皎在空谷,黄鸟睍睆鸣青春。
子桑之居十日雨,入门不复闻人语。
形骸正是吹一吷,安用虚名齐后土。
文章初不用意成,黼黻帝躬临下民。
时花俚服诮新巧,牛马安所辞吾名。
禹穴幽奇行可强,江北江南正相望。
乘涛鼓枻何当往,爱惜水仙桃竹杖。
不应越女三年留,相见还须未白头。
蘧生知非苦不早,巨壑夜半遗藏舟。
达人一言嚆矢疾,相从琢磨悔去日。
菖莆正是可怜花,我独闻名不曾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友情的感慨。开头提到驾车在炎热中感到烦躁,没有甘蔗汁解渴,反而只能用冰凉的金碗。接着提到陈君的诗卷能洗净心灵,作为长久的谈伴。接着诗人自述年纪已过三十,身为布衣却难以超脱京城的尘俗。白色骏马在空谷中奔跑,黄鸟在树梢唱着青春的歌。子桑的家在十天的雨中,进去后再也听不到人声。诗人认为身体本是随风而动的,何必在乎虚名。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写作不必急于求成,帝王也需亲民。生活中,时常有新奇的事物,不必为自己的名字而烦恼。诗人想象着在江北江南的旅程,何时才能乘风而行,珍惜水边的桃树和竹杖。不应像越女那样三年不见,重逢时还须白头偕老。蘧生明白道理,却为时已晚,深渊中夜半的遗舟。达人一句话如同箭矢,回忆过去的时光令人悔恨。菖蒲花虽美,却只有我听过它的名字而未见其花。
注释:
- 驱车触热:驾车在炎热的天气中。
- 蔗浆:甘蔗汁。
- 洗心:净化心灵。
- 布衣:指平民百姓。
- 白驹:白色的骏马,象征青春。
- 子桑: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
- 虚名:空洞的名声。
- 黼黻:古代的华丽衣服,象征权力和地位。
- 越女:传说中为爱情而等待的女子,典出《越女秦香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约1050-1110),字子文,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朴实自然,常描写田园生活与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背景是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开篇的“驱车触热中烦满”生动地描绘了炎热天气下的烦闷,而“苦无蔗浆冻金碗”则通过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逐渐从个人情感转向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白驹皎皎在空谷,黄鸟睍睆鸣青春”用自然景象象征了生命的短暂与青春的易逝,令人感慨。诗人对“形骸正是吹一吷”的自我反省,体现了对外在名利的无所谓,强调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最后,诗人以“达人一言嚆矢疾”总结,人生在于珍惜当下,回顾过去的悔恨是无益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驱车触热中烦满”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炎热中感到烦躁的心情;
- “苦无蔗浆冻金碗”展示了无奈的处境,渴望却得不到满足;
- “陈君诗卷可洗心”表达了对文学的依赖与寄托;
- 后面的几句则通过对年纪、生活的反思,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驹皎皎”象征青春的流逝;
- 对仗:如“牛马安所辞吾名”,展现了诗人灵活的语言运用。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传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白驹:象征青春与时间的流逝。
- 黄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竹杖:象征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朴素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驱车触热中烦满”中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 A. 寒冷
- B. 炎热
- C. 温暖
- D. 多云
- “白驹皎皎”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青春
- C. 友谊
- D. 名声
- 诗中提到的“子桑之居”是指什么样的地方?
- A. 繁华都市
- B. 偏远乡村
- C. 山顶
- D. 海边
- “驱车触热中烦满”中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白的诗风均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激昂,而晁补之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典》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