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帝京》
时间: 2025-01-04 12:26:4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帝京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元来老子曾垂教。挫锐和光为妙。因甚不听他,强要争工巧。只为忒惺惺,惹尽闲烦恼。你但莫多愁早老。你但且不分不晓。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时候,我的老师曾教导过我,要谦和低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为什么偏偏不听这番教导,反而执意要争强斗巧呢?只因为心中太过清醒,反而招来了许多的烦恼。你只需不去过于忧愁而变得苍老,也不要去分辨太多的事情。第一种人随风而倒,第二种人的言论也很不错。只要没有人来指责,这一切都是好的。
注释:
- 元来:本来,原本。
- 垂教:传授教诲。
- 挫锐和光:谦和低调,抑制锋芒。
- 忒惺惺:太过清醒,过于敏感。
- 闲烦恼:没有必要的烦恼。
- 分不晓:分辨不清、不了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老子”指的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强调谦逊和低调的处世哲学。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来表达对当今人们过于追求技巧和表面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敦儒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哲理和对世俗的反思。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探求愈发明显,朱敦儒通过此诗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帝京》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老子思想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反思。诗中提到的“挫锐和光”与“强要争工巧”,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谦和内敛的处世原则,而后者则是对世俗浮华的批判。诗人在对比中引导读者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整首诗字句简练,却又意味深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来老子曾垂教:引入老子的教诲,强调谦逊的重要性。
- 挫锐和光为妙:指出谦和的处世之道。
- 因甚不听他,强要争工巧:质疑人们为何不愿接受教诲,执意追求技巧。
- 只为忒惺惺,惹尽闲烦恼:过于清醒反而招来烦恼。
- 你但莫多愁早老:劝告不要过于忧虑。
- 你但且不分不晓:提倡对事物的宽容态度。
- 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分别提及两种态度的结果。
- 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最终强调无怨无悔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借用“随风倒”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谦逊、自省与宽容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当今社会浮华的批判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老子:象征智慧与谦和,传达深邃的哲理。
- 光与锐:代表外在表象与内在修养的对比。
- 烦恼:人们因追求技巧而产生的无谓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朱敦儒是在什么时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老子”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智慧
- B. 谦逊
- C. 财富
- D. 权力
-
“挫锐和光”指的是什么?
- A. 追求技巧
- B. 谦和低调
- C. 争强斗巧
- D. 忘却烦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涉及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强调友情与人生旅途中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