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02 04:39:43

盏底一盘金凤。

满泛酒光浮动。

引我上烟霞,智力一时无用。

无用。

无用。

蹋破十洲三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朱敦儒 〔宋代〕
盏底一盘金凤。
满泛酒光浮动。
引我上烟霞,
智力一时无用。
无用。无用。
蹋破十洲三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饮酒场景,酒杯底下是一盘金色的凤凰,酒光在杯中荡漾。邀请我一同进入那缥缈的烟霞之中,此时的智慧与才智并没有用处。无用,真是无用,甚至可以踏破十洲三洞的障碍。

注释

  • 盏底:指酒杯的底部。
  • 金凤:金色的凤凰,象征富贵与美好。
  • 满泛酒光浮动:酒光在杯中荡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酒的色泽。
  • 烟霞:形容虚无缥缈的美景。
  • 智力:智慧和才智。
  • 十洲三洞:这是指道教传说中的十个洲和三个洞天,象征神仙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生平不详,因其词作清新脱俗,充满灵动感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宋词中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一个宴会或聚会的场合创作,表达了作者在饮酒时的轻松愉悦心情,以及对世俗智慧的淡然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酒文化盛行,文人雅士常以饮酒作乐,借酒抒怀。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整体上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词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如“金凤”和“酒光”,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尤其是“引我上烟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在这一刻抛却了世俗的智慧,反而选择沉浸于当下的快乐,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最后的“无用”反复出现,强调了这种心境的纯粹,似乎在告诉人们,有时候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眼前的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整首词通过音韵的和谐和意象的丰富,使得读者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盏底一盘金凤”:酒杯底下的金色凤凰,象征奢华与美好,暗示聚会的欢乐与富贵。
  • “满泛酒光浮动”:酒光在杯中荡漾,形象地描绘了美酒的诱人。
  • “引我上烟霞”:邀请我进入那虚幻的美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 “智力一时无用”:在这样的场合,智慧与才智似乎没有用,强调了放下理智的乐趣。
  • “无用。无用。”:反复强调,突显一种对世俗的超然。
  • “蹋破十洲三洞”:意指可以打破所有的界限,追寻自由与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凤比喻美酒和欢乐的气氛。
  • 拟人:酒光“浮动”,赋予酒光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有着和谐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快乐,强调在生活中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必过于计较世俗的成就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凤:象征富贵、美好与欢乐。
  • 酒光:代表生活的乐趣与虚幻。
  • 烟霞:象征梦幻与超脱的境界。
  • 智力:代表世俗的智慧与理性。
  • 十洲三洞:象征神仙境界和无限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智慧
    B. 幸福
    C. 富贵

  2. 诗人为什么认为“智力一时无用”? A. 认为智慧不重要
    B. 享受当下生活
    C. 对世俗失望

  3. 诗中重复出现的“无用”有什么意义? A. 强调智慧的缺失
    B. 表达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C. 表达对美酒的无奈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呈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朱敦儒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自由与快乐的直接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学术文章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