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星子楼
作者: 胡致隆 〔宋代〕
葛中藤杖竹籧篨,静夜江楼纵目初。
海兽擎山出彭蠡,玉龙衔水下匡庐。
三更云尽猿啼露,十里月寒人捕鱼。
已问湖山借圭角,他年来此老樵渔。
白话文翻译:
在葛藤中拄着竹杖,静夜的江楼上眺望远方。
海兽托起高山从彭蠡出现,玉龙衔着水流向匡庐。
三更时分云层散尽,猿鸣啼叫露水滴落,
十里月光寒冷,渔人正在捕鱼。
我已经向湖山借来圭角(指宝贵的时光),
希望来年再此处成为老樵和渔夫。
注释:
字词注释:
- 葛: 一种植物,葛藤常用作拄杖。
- 籧篨: 竹筐,用于盛装东西。
- 海兽: 指海中的神话生物,寓意宏伟壮观。
- 彭蠡: 古代的地名,传说中有巨兽。
- 匡庐: 指庐山,意指高耸的山峰。
- 三更: 指夜晚的时段。
- 圭角: 形容宝贵、完美的时光、理想或事物。
典故解析:
- 彭蠡之滨: 出自《楚辞》,象征广阔的天地。
- 玉龙: 常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富有神话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致隆,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星子楼》是一首描绘夜晚江楼景色的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开篇以葛藤和竹杖的描写,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仿佛作者在这静谧的夜晚中,寻找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描写中,海兽和玉龙的意象则引入了宏伟壮观的景象,反映出自然的神秘与壮丽。夜深时分,猿啼和月寒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渔人捕鱼的描写则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艰辛。最后,作者以“已问湖山借圭角”结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心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葛中藤杖竹籧篨: 描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使用竹杖和竹筐的情境,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静夜江楼纵目初: 在静谧的夜晚,站在江楼上眺望,给予人一种开阔的视野。
- 海兽擎山出彭蠡: 具象化地描绘出海兽的宏伟,突出自然的壮丽。
- 玉龙衔水下匡庐: 形象生动,表现出水的流动与山的高耸,寓意自然的和谐。
- 三更云尽猿啼露: 描绘夜晚的静谧和孤独,猿啼与露水交织,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
- 十里月寒人捕鱼: 展现渔人的生活,暗示人们在寂静中继续奋斗。
- 已问湖山借圭角: 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时间的珍惜。
- 他年来此老樵渔: 表达了希望和愿望,反映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物比作神话生物,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 通过自然的描写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子: 代表夜空中的星星,象征希望和梦想。
- 江楼: 意象的象征,代表了诗人的思考与寄托。
- 猿: 象征孤独与思索,生动地展现夜晚的氛围。
- 渔人: 生活的写照,象征勤劳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海兽”指代什么?
A. 山
B. 神话生物
C. 渔人 -
“已问湖山借圭角”中“圭角”象征什么?
A. 时间
B. 财富
C. 食物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哲理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胡致隆的《星子楼》更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对话,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而王维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山水意境,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