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时间: 2025-01-17 10:23: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
百花冷暖避东风。
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
可能留蝶抱花丛。
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尘埃般洒落在水面上,花香在吴宫中随风飘散。
百花在东风的侵袭中冷暖各异。
我怜惜那些娇弱的花儿,它们容易凋零,燕子却学着依偎在红花旁。
有人说病情应该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减轻,但我却感到无精打采,春天的气息依旧萦绕在心头。
或许可以留住那蝴蝶,依偎在花丛中。
然而这些美好的梦影却无法成双,只能在杏树的枝梁上空自嘲。
注释:
- 丝雨:细小的雨,形似丝线。
- 如尘:像尘埃一样轻柔。
- 嫣香:娇美的花香。
- 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常用来表示美好的事物。
- 酷怜:非常怜惜。
- 恹恹: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 抱花丛:指蝴蝶围绕着花丛飞舞。
典故解析:
- “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宫殿,代表着华丽与美丽的意象。
- “燕子学偎红”:燕子依偎在红花旁,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清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丽优美的词风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纳兰性德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惜别,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展现了纳兰性德对细腻情感的深刻把握。诗中以“丝雨如尘”开篇,描绘出了一幅细腻的春雨画面,雨丝轻柔地洒落,仿佛与尘埃交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嫣香碎拾吴宫”表达了春花的芬芳与短暂,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接下来的“百花冷暖避东风”,则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冷暖相互对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变化的敏感。
“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中,诗人对那些娇弱花儿的怜惜之情跃然纸上,燕子则成为了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然而,“人说病宜随月减”却反映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尽管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诗人却感到无精打采,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梦中的美好无法实现,留给诗人的是空虚的嘲讽。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之间的对立,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丝雨如尘云著水:细雨如尘埃般轻柔,洒落在水面,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嫣香碎拾吴宫:花香在吴宫中飘散,象征着美丽的事物随风而逝。
- 百花冷暖避东风:百花因东风的侵袭而各自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 酷怜娇易散:诗人对娇弱花儿的怜惜,表达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 燕子学偎红:燕子依偎在红花旁,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繁荣。
- 人说病宜随月减:有人说身体的病痛应随着月亮的变化而减轻。
- 恹恹却与春同:尽管如此,诗人却感到无精打采,似乎与春天的生机无缘。
- 可能留蝶抱花丛:或许可以留住那蝴蝶,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不成双梦影:梦中的美好无法成双,表达了孤独的心情。
- 翻笑杏梁空:在杏树的枝梁上自嘲,暗示着生活的空虚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尘埃,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依偎的动作,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酷怜娇易散”与“恹恹却与春同”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雨:象征着细腻与脆弱,映射生命的短暂。
- 嫣香:代表着美好与芬芳,象征着生命的美丽。
-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
- 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也暗示着生命的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丝雨如尘”用来形容什么? A. 雨的细腻
B. 花的芬芳
C. 风的强烈
答案:A -
诗人对娇弱花儿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怜惜
C. 嘲讽
答案:B -
“不成双梦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女性对爱情和生命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纳兰性德的作品更偏向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对爱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解与学习的基础,帮助深入体会诗词的美妙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