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将分镜泪,洒向馆娃宫。
狐到亡吴日,天留霸越功。
魄堪寒夜月,香亦扑秋风。
愧杀辘轳辈,鱼须出袖中。
白话文翻译:
曾经流下泪水,如同分镜般洒落在馆娃宫。
狐狸在吴国灭亡时出现,天上留下了霸王和越王的功绩。
魂魄在寒夜月下显得无比凄凉,香气也随着秋风扑面而来。
愧疚于那些辘轳辈的人,鱼须竟从袖子中露出。
注释:
- 分镜泪:指细腻的眼泪,形容情感的细腻与悲伤。
- 馆娃宫:古代美女西施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丽与悲剧的结合。
- 狐到亡吴日:提到狐狸可能暗指狡猾、阴险,吴国的灭亡与西施有关。
- 霸越:指的是项羽与勾践这两位历史人物,代表着权力与争斗。
- 辘轳辈:古代一种车轮,可能指的是那些被权力或命运所困的人。
- 鱼须:指的是鱼的须,隐喻美丽的外表下的悲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的交织,富有哲理性和现实关照。
创作背景:
《西施吟》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西施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西施吟》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西施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首句“曾将分镜泪,洒向馆娃宫”以细腻的情感开篇,展示了西施的孤独与无助。后续的“狐到亡吴日”,则将历史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政治斗争对美丽与爱情的摧残。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层层递进,逐渐塑造出一个美丽却悲惨的女性形象,在寒月秋风中显得尤为凄凉。
诗中的“愧杀辘轳辈,鱼须出袖中”则暗示了西施与历史的深刻联系,表明她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愧疚。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体现了个人的悲愤,也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使得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将分镜泪,洒向馆娃宫:表达了西施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泪水如镜,映照出她内心的悲伤。
- 狐到亡吴日,天留霸越功:狐狸的出现象征着阴谋的成就,历史的悲剧在此刻显得尤为沉重。
- 魄堪寒夜月,香亦扑秋风:寒夜与秋风构成了一个冷清的意境,暗示着孤独与凄凉。
- 愧杀辘轳辈,鱼须出袖中:愧疚与无奈交织,展现了西施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分镜泪”比喻眼泪的细腻。
- 对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寒月、秋风等意象运用,丰富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故事,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历史潮流的无情碰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在历史洪流中被摧毁的惋惜。
意象分析:
- 分镜泪:象征着细腻的情感与流逝的时间。
- 馆娃宫:代表着历史的美丽与悲情。
- 寒夜月:象征孤独与凄凉的情感境界。
- 秋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馆娃宫”是指谁? a) 西施
b) 王异
c) 貂蝉 -
“狐到亡吴日”中“狐”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狡诈与阴谋
c) 忍耐 -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悲伤与无奈
c) 希望
答案:
- a) 西施
- b) 狡诈与阴谋
- b) 悲伤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现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交织。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宣泄。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同样表现了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但更多的是豪情与壮志,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有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