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戒饬长须赤脚,客来洒扫送迎。
莫言老子晏起,但道先生宿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待客人时的从容与洒脱。诗人告诫自己要保持长胡须和赤脚的自然状态,当客人到来时,应该轻松愉快地迎接,不必太过拘谨。即使有人批评自己起得晚,只需说明自己昨夜饮酒过度,尚在宿醉中。
注释:
- 戒饬:警惕、注意。
- 长须:长长的胡须,象征着随和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 赤脚:不穿鞋,表现一种洒脱与自然。
- 洒扫:打扫、清理,指迎接客人时的准备。
- 莫言:不要说。
- 老子:指自己,带有自谦之意。
- 晏起:起得晚。
-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是对同行的尊称。
- 宿酲:宿醉,昨夜饮酒后留下的醉意。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老子”一词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指代自己,带有谦虚的意味。而“先生”多用于尊称他人,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山人,晚号郞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词和诗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现了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向往,以及对待人际关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醉乡六言二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赤脚和长须象征自然的状态,表明自己不愿被官场或世俗的拘束所限制,强调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迎接客人的洒扫,不仅是对友人的礼遇,更反映出诗人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诗中使用“莫言老子晏起”的自嘲,显示出对他人评价的不在意,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诗中的“宿酲”则不仅仅是醉酒的状态,更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每一个时刻。
整首诗以轻松的语调和幽默的方式,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观,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个醉乡,一种生活的理想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戒饬长须赤脚:诗人提醒自己,保持自然的状态,不必过于修饰。
- 客来洒扫送迎:当朋友来访时,应该以洒脱的态度迎接。
- 莫言老子晏起: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诗人选择不去在意。
- 但道先生宿酲:只需解释自己是因饮酒而睡得晚,轻松应对。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戒饬长须”与“客来洒扫”。
- 拟人:将“宿酲”人格化,使其成为一种可以解释的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自然的交往。诗人通过自嘲与轻松的方式,传达出一种对待生活和友谊的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须:象征着自然与真实的生活状态。
- 赤脚:代表一种轻松和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 宿酲:不仅仅是醉酒的状态,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脚”象征着什么? a) 随和与自然
b) 贫穷
c) 不拘小节
d) 忙碌 -
“莫言老子晏起”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评价的态度是? a) 在意
b) 不在意
c) 愤怒
d) 伤心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待生活的严谨
b) 对待生活的乐观与洒脱
c) 对待友谊的冷漠
d) 对待酒的沉迷
答案:
- a) 随和与自然
- b) 不在意
- b) 对待生活的乐观与洒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醉乡六言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皆表达对饮酒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刘克庄更显幽默和洒脱,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全书》
- 《古诗词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