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光如镜了无尘,
照见先生白发新。
岁晚骑驴行万里,
始知孺子是高人。
白话文翻译:
湖面的光辉如同镜子一样清澈,没有一丝尘埃,
映照出老师您白发苍苍的模样。
在岁末之际我骑着驴子行走千里,
这才明白,原来年轻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高人。
注释:
- 湖光:湖水的光辉,这里指湖水的清澈。
- 如镜:像镜子一样,形容非常清晰明亮。
- 了无尘:没有污垢,形容非常干净。
- 白发新:形容老师的头发虽然白,但显得精神焕发。
- 岁晚:年末,指一年即将结束之际。
- 骑驴:骑着驴子,形容行走的方式。
- 孺子:指年轻人,这里与“高人”形成对比。
典故解析:
“孺子”在古代指的是年轻人,诗中提到的“高人”则可能指的是有高深学问或道德的智者。诗人通过对比“白发”的老师与“孺子”来反思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暗示年轻人也有可能是“高人”,只有经历才能体现真正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擅长诗词,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他通过对湖光的描绘与对老师的敬仰,表达了对智慧与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对年轻人的潜力表示认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和老师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智慧的追求。开头以“湖光如镜”引入,展现出清澈、宁静的湖面,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明澈。接下来的“照见先生白发新”,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老师的智慧与经验。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与知识的深厚,而“新”字又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表明即使年老,智慧依旧闪耀。最后两句“岁晚骑驴行万里,始知孺子是高人”,则是在岁末之际,诗人骑驴远行,经历了千里旅途,顿悟到年轻人也有可能成为高人,这反映了一种对年轻人的尊重与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老师的敬仰,又有对年轻一代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光如镜了无尘:描绘湖水的清澈,象征心灵的明净。
- 照见先生白发新:通过湖面反射出老师的形象,强调老师的智慧与精神。
- 岁晚骑驴行万里:诗人骑驴在年末旅行,体现旅途的艰辛与收获。
- 始知孺子是高人:通过经历的反思,发现年轻人同样具有潜力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湖光如镜”用比喻手法形象化湖水的清澈。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白发象征知识与经验,湖光象征心灵的纯净。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对知识、智慧的尊重与追求,强调了年轻人同样具有潜力与智慧,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光:象征清澈与宁静。
- 白发:象征智慧与经验。
- 骑驴: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追求。
- 孺子:象征年轻人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湖光如镜”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 A. 镜子
- B. 湖水
- C. 清澈
-
诗中提到的“孺子”指的是什么?
- A. 老人
- B. 年轻人
- C. 学者
-
诗人通过骑驴旅行表达了什么?
- A. 享乐
- B. 努力与奋斗
- C. 休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豫章二首》更倾向于对人生的反思与智慧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洒脱。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