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
作者:刘克庄
悠然东篱把菊,
登彼西山采薇。
重华去我已久,
神农没矣安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怀。他在东篱把酒赏菊,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又在西山上采摘薇菜,感受到自然的馈赠。然而,重华(指的是重华帝王)早已离去,神农(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始祖)也已不在,令人感到一种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然:形容心情安闲,不受世俗烦扰。
- 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篱笆,通常指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境。
- 把菊:指的是采摘菊花,象征高洁和隐逸。
- 登彼西山:登上那边的西山,表现出追求自然的情趣。
- 采薇:采摘薇菜,古人常用以象征诗意的生活。
- 重华:古代帝王之一,象征权力与富贵。
- 神农:传说中的神农氏,是农业和医药的始祖。
典故解析:
- 东篱把菊:源于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归隐田园、陶醉于自然的情怀。
- 重华与神农:重华指代历史上的帝王,神农则是传说中的先贤,两者都表示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庄,号梅溪,晚号天台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其六》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悠然东篱把菊,登彼西山采薇”勾勒出一幅田园诗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菊花的高洁与薇菜的平凡,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不同选择和态度。
接下来的“重华去我已久,神农没矣安归”则转向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感慨历史的无情和个人的渺小。重华的离去与神农的消逝,说明了权力与荣耀终究是浮云,只有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才是永恒的。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隐含着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高洁的人格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悠然东篱把菊:诗人心境悠闲,身处东篱之下,采菊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 登彼西山采薇:继续描绘自然场景,采摘薇菜,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重华去我已久:重华的离去,暗示历史的变迁,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神农没矣安归:神农的消逝,体现了历史人物的无常,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归属感的缺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篱”与“西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菊花象征高洁,薇菜象征平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 对比:历史人物的消逝与自然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兴衰,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篱:象征隐逸的生活。
- 菊花:象征高洁与清雅。
- 西山:代表自然的广阔与神秘。
- 薇菜:象征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 重华与神农:历史的象征,反映人类文明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方的一个城市
- B. 东边的篱笆(正确答案)
- C. 一个山名
-
“重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过去的权力与荣耀(正确答案)
- C. 诗人的情感
-
诗人采摘的“薇”代表了什么?
- A. 高贵
- B. 普通的生活(正确答案)
- C. 失落的情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情怀。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而刘克庄则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更深的哲学意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 - 详细解读古代诗词的技巧与方法。
- 《刘克庄研究》 - 介绍刘克庄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详细资料。
- 《陶渊明全集》 - 提供陶渊明的诗作及其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