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诗》

时间: 2024-12-29 19:58:46

推敲觅句浑如故,卧起诗人始觉衰。

送老聊题□□颂,逢辰曾和柏梁诗。

今无鲍叔谁知我,后有扬雄必好之。

丛藁麻搽鸦蚓黑,匹如墨蜡打残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推敲觅句浑如故,卧起诗人始觉衰。
送老聊题颂,逢辰曾和柏梁诗。
今无鲍叔谁知我,后有扬雄必好之。
丛藁麻搽鸦蚓黑,匹如墨蜡打残碑。

白话文翻译:

我苦思冥想,寻求辞句,感觉一切都如往昔一样;然而每当我躺下或起身,诗人的感觉却愈加衰退。
为送别老友,勉强写点颂词,遇到良辰美景,我曾和柏梁的诗作过对仗。
如今再没有鲍叔的知音来了解我,以后也必有扬雄欣赏我。
一堆杂草和麻绳,涂抹得乌黑如墨,仿佛是用蜡打磨过的残碑。

注释:

  • 推敲:形容精心揣摩、反复推敲。
  • 卧起:指躺下和起身,表示生活的日常。
  • 鲍叔:指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鲍照,是刘克庄的自我比拟。
  • 扬雄:汉代文学家,代表作《方言》,预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丛藁麻:指杂草和麻绳,形容环境的荒凉。
  • 墨蜡:指黑色的蜡,形容碑文的残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千里,号默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格深沉,情感真挚,擅长描写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刘克庄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以词作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诗人感慨岁月流逝,创作灵感逐渐衰退,同时也表现了对友谊和知音的渴望,反映了他对当时文学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改诗》是一首深刻而富有感慨的作品。诗中通过推敲和卧起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重视与对衰老的无奈。开头两句以“推敲觅句浑如故”引入,显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认真与坚持,尽管如此,诗人在生活的起伏中感受到自己的灵感逐渐减退,深感时光的无情。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送别老友的场景为背景,提及柏梁诗,暗示自己在古典文学中的渊源与对比,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追忆,也是对文学传承的思考。通过“今无鲍叔谁知我”的自问,诗人表现出对知音的渴望与孤独感,继而以“后有扬雄必好之”展现出对后世的期许与信心。

最后两句,描绘了荒凉的环境,丛藁麻的形象与“墨蜡打残碑”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创作的艰难。整体上,这首诗在严肃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敲觅句浑如故: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尽管状态已不同,但仍在不断努力。
  2. 卧起诗人始觉衰:强调诗人因生活的起伏而对能力的感慨,暗示身心的疲惫。
  3. 送老聊题颂:诗人为送别老友而写诗,体现出友情的温暖。
  4. 逢辰曾和柏梁诗:提到与古人诗作的对仗,彰显个人的文学积累。
  5. 今无鲍叔谁知我:对失去知音的感慨,表现出孤独与渴望。
  6. 后有扬雄必好之:对未来的期待,表达对文学后继者的信心。
  7. 丛藁麻搽鸦蚓黑:描绘环境的荒凉,反映内心的凄凉。
  8. 匹如墨蜡打残碑:用残碑比喻自身的文学创作,暗示其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墨蜡打残碑”比喻创作的艰难,赋予人文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诗中的“诗人始觉衰”具有人的情感和意识,使得作品更具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刘克庄对创作的坚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后世文学的期望。整首诗在沉重的情感中透出一丝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推敲:象征对创作的精益求精。
  • 鲍叔、扬雄:分别象征知音与未来的文学成就。
  • 丛藁麻:象征环境的荒凉,反映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推敲觅句”中的“推敲”是什么意思?

    • A. 思考
    • B. 休息
    • C. 划分
    • D. 画画
  2. 诗中提到的“鲍叔”与“扬雄”分别象征什么?

    • A. 朋友与敌人
    • B. 知音与未来的文学成就
    • C. 诗与词
    • D. 现实与梦想
  3. 诗人对于创作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认真
    • C. 随意
    • D. 放弃

答案:

  1. A. 思考
  2. B. 知音与未来的文学成就
  3. B. 认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刘克庄的《改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期待,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怀,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