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慢 送春》
时间: 2025-01-04 13:1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壶中天慢 送春
作者: 吴兰畹 〔清代〕
深深庭院,正绿肥红瘦,几番梅雨。
九十韶光都过了,引起离思千缕。
燕语添愁,莺声做暖,无计留春住。
依稀梦醒,谁将心事低诉。
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
难道东风真有脚,踏碎落红无数。
豆蔻歌残,蔷薇香冷,寂寞扃朱户。
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
白话文翻译:
在深深的庭院里,正值繁茂的绿意与凋零的红花,几场梅雨已经过去。
九十春光已逝,引发了千丝万缕的离愁。
燕子的呢喃增添了忧愁,黄莺的歌声却带来温暖,却无计可留住春天。
梦中依稀醒来,谁来低声诉说心中的思绪?
回首那芳草如茵的天涯,王孙已去,不知音信在何方。
难道东风真的有脚,踩碎了无数落花?
豆蔻的歌声已残,蔷薇的香气已冷,寂静封闭着朱色的大门。
匆匆一别,不知又添了多少情绪。
注释:
- 深深庭院:指封闭而幽静的庭院,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 绿肥红瘦:形容绿草茂盛而花朵凋零,表现春天的渐逝。
- 梅雨:特指春季时节的雨水,给人带来感伤的气氛。
- 离思千缕:离别的思绪如千丝万缕般缠绕心头。
- 燕语:指燕子叫声,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王孙:指贵族子弟或游子,象征离去的人。
- 东风:春风的化身,寓意春天的到来与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兰畹,清代女词人,生于江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她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抒写离愁别绪上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春天的尾声,诗人因春日的逝去而生出离愁,结合梅雨的季节,增添了诗的伤感和沉思的气氛。
诗歌鉴赏:
《壶中天慢 送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吴兰畹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日流逝的惋惜与离别的愁苦。诗开篇以“深深庭院”引入,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环境,紧接着“正绿肥红瘦”则通过色彩的对比,揭示了春天的繁盛与衰败。接下来的“几番梅雨”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梅雨带来的不仅是湿润的空气,更是心头的忧伤。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燕语添愁,莺声做暖”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生机与离愁交织的复杂感受。燕子的叫声是春的象征,却也增添了离愁;而莺的歌声则如春天的温暖,但却无力挽留即将逝去的季节。诗中“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离去者的思念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作结,构成了一个圆满而悲伤的闭合。吴兰畹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引人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深庭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暗示孤独。
- 正绿肥红瘦:春天的生机与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
- 几番梅雨:梅雨的到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脆弱。
- 九十韶光都过了:历经九十天的春光,已然逝去。
- 引起离思千缕:春天的结束唤起了无尽的离愁。
- 燕语添愁:燕子的叫声带来忧伤的情绪。
- 莺声做暖:黄莺的歌声似乎温暖,但无法挽留春天。
- 无计留春住:感叹春天的无奈流逝。
- 依稀梦醒:梦境中的迷离与现实的清醒交织。
- 谁将心事低诉:对诉说心事对象的渴望。
- 回首芳草天涯:回忆过去的美好,感到无奈。
- 王孙去也:王孙的离去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 消息知何处:对离去者音信全无的无奈。
- 难道东风真有脚:似乎在质疑春天的流逝。
- 踏碎落红无数:无数的落花象征着春天的凋零。
- 豆蔻歌残,蔷薇香冷:春花的凋谢,暗指美好事物的逝去。
- 寂寞扃朱户:封闭的门窗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匆匆一别:离别的匆忙与不舍。
- 添人多少情绪:离别后情感的复杂与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人,表现出春天的离去。
- 对仗:如“绿肥红瘦”,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拟人:东风被赋予“有脚”的特征,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逝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深切思考,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感性细腻的一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隐秘。
- 燕、莺:春天的象征,承载着离愁与温暖。
- 芳草:代表往昔的美好与怀念。
- 东风:春的象征,亦带来离别的惆怅。
- 落红:象征春天的凋零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绿肥红瘦”体现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繁荣
B. 夏天的热烈
C. 秋天的凋零 -
“燕语添愁”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春天
C. 悲伤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愁苦
C.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吴兰畹的《送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离愁,但吴兰畹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展示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