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慢 和李清照《漱玉词》》
时间: 2025-01-04 12:0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吹尽,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柳悴花憔留不住,又早清和天气。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
白话文翻译
东风吹尽了春天的气息,绣制的帷幕重重叠叠,春光难以遮挡。柳树衰败,花朵憔悴,留不住这短暂的美好,早已迎来了清和的天气。梅子的酸楚,文字无法表达,尝尽了断肠的滋味。即将离别,千里之外的行人又能寄托给谁呢?窗帘卷起,四周青山环绕,远方的天涯望去,短短的屏风无处依靠。宿醉的愁苦尚未醒来,苦闷被鹦鹉的叫声唤起。锦瑟调弦,金钗书字,却无法诉说心中情感。一江烟水上,试问潮水何时再来?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的到来。
- 绣箔:指精美的帷幕。
- 柳悴花憔:柳树枯萎,花朵憔悴,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
- 梅子心酸:梅子的酸味象征着心中的苦闷和失落。
- 行人千里谁寄:表达离别时的孤独感。
- 短屏风空倚:屏风短小,无法依靠,象征着无依无靠的心情。
- 锦瑟调弦:锦瑟是一种乐器,调弦象征着音乐的美好却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太清,清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词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离别、相思等主题,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壶中天慢》是回应李清照《漱玉词》的作品,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清代社会,女性的情感表达受到限制,顾太清通过诗词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壶中天慢》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东风吹尽”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春天的氛围,但紧接着“春光难闭”则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给人以惆怅的感觉。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柳悴花憔”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的情感,春天的美好再也无法留住。
“梅子心酸”一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不仅在描写梅子的味道,更是在表达内心的苦涩和思念。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视角转向离别,思考着“行人千里谁寄”,不仅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诗中“帘卷四面青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自然景象,似乎在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最后的“锦瑟调弦,金钗画字”,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却又无奈于无法表达的情感,让整首词在婉转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吹尽:春风已经吹走了最后的寒意,象征春天的结束。
- 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虽然春天的帷幕重重叠叠,但美好的春光却难以长久保存。
- 柳悴花憔留不住:柳树和花朵已经衰败,无法留住春的美丽。
- 又早清和天气:春天的温暖气候已经来临,象征着新的开始。
- 梅子心酸,文无草长:梅子的味道令人心酸,文字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 尝遍断肠味:经历了很多痛苦的情感,类似于“断肠”之痛。
- 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即将离开,远方的行人又能寄托给谁?
- 帘卷四面青山:窗帘卷起,四周是青山,描绘出孤寂的环境。
- 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远望天涯,短短的屏风无处依靠,感到孤独。
- 宿洒新愁浑未醒:前一夜的愁苦尚未清醒,依旧沉浸在烦恼中。
- 苦被鹦哥唤起:鹦鹉的叫声令人更加痛苦,暗示外界的干扰。
- 锦瑟调弦,金钗画字:尽管调弦和书写都美好,但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
- 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在江面上,水雾弥漫,向潮水询问何时再来,表达心中的期盼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子心酸”比喻内心的苦楚。
- 拟人:如“苦被鹦哥唤起”,暗示外界的影响。
- 对仗:如“锦瑟调弦,金钗画字”,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内心情感无法诉说的苦闷。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象征,代表新的开始。
- 柳:象征柔美与脆弱的生命。
- 梅:象征孤独与心酸的情感。
- 青山:自然的宁静,反衬诗人的孤独。
- 锦瑟:艺术的美好,象征内心的追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代表什么季节?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
诗中“梅子心酸”主要表达的是: A. 对梅子的喜爱
B. 内心的苦闷
C. 对春天的怀念
D. 离别的无奈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一江烟水”象征: A. 美好的回忆
B. 内心的期盼与无奈
C. 自然的宁静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细腻流露。
- 苏轼《水调歌头》:与顾太清的词相比,苏轼的作品更为豪放,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词人研究》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