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城戴叔伦明府》

时间: 2024-12-29 19:30:29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

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

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

莱芜不可到,一醉送君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新城戴叔伦明府
李端 〔唐代〕

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
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
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
莱芜不可到,一醉送君行。

白话文翻译:

我遥想那隋朝时的堤岸之路,想起春天楚国的情景。
白云在海面上仿佛被割断,青草在淮水那边生长。
大雁在空中飞起,斜着又直着,潮水在远处涌回,又恢复平静。
莱芜那地方是无法到达的,我就借着一醉来送你远行吧。

注释:

  • 遥想:远远地想起。
  • 隋堤路:指隋朝的堤岸道路,隐喻古道的情景。
  • 楚国情:指楚地的春天景象,寓意柔美。
  • 白云当海断:白云在水面上似乎被一刀割断,表现出空旷与分离。
  • 青草隔淮生:青草在淮水那边生长,表现实境与理想之间的隔阂。
  • 雁起斜还直:大雁飞起时,斜飞又变得笔直,象征变化与飞翔。
  • 潮回远复平:潮水在远方回流,逐渐平静,传达自然的变化。
  • 莱芜不可到:莱芜是一个地名,暗指难以抵达的地方。
  • 一醉送君行:以酒来送别友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典故解析:

  • 隋堤:指隋朝时期的堤岸,象征着历史与记忆。
  • 楚国:指楚地,春天的美丽景象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表现出诗人的怀念。
  • 莱芜:历史上莱芜地区的名声,诗人以此作为送别的意象,增强了离别的悲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深刻体悟。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新城戴叔伦明府》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人离别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的开头,以“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引入,展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仿佛看到那条古老的堤岸路,春天的楚地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遐想。

接着,诗中“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表达出一种无法抵达的悲哀。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白云和青草的意象,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离别的象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雁起斜还直,潮回远复平”展现了自然的规律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情的复杂。大雁的飞行象征着离别,而潮水的回流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起伏。

最后一句“一醉送君行”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酒来送别,虽有醉意,却也承载着深厚的友情与不舍之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遥想隋堤路:通过“遥想”,引发诗人对历史的回忆,创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 春天楚国情:春天的楚地充满生机,表现出美好而又温柔的情感。
  • 白云当海断:白云似乎被海水割断,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青草隔淮生:青草在淮水隔岸生长,象征着生与死、离与合的距离。
  • 雁起斜还直:雁的飞行轨迹,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 潮回远复平:潮水的回归,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
  • 莱芜不可到:莱芜地名的使用,隐喻了无可奈何的惆怅。
  • 一醉送君行:借酒送别,表达了深情厚谊与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当海断”,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雁飞的姿态被赋予了情感,体现出离愁。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唐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深情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与思念,常用于表达情感的远离。
  • 青草:代表生机与希望,也可引申为生命的延续。
  • :常象征离别与思乡,寄托了对友人的眷恋。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隋堤路”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历史的回忆
    C. 友情的深厚

  2. “一醉送君行”中,“醉”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不舍
    C.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青草”生长在什么地方? A. 海边
    B. 淮水隔岸
    C. 山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别董大》 - 高适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的《送友人》与李端的《送新城戴叔伦明府》,两者都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豪放奔放的个性,而李端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端诗全集》
  • 《古诗词解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