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时间: 2025-01-17 10:15:52意思解释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原文展示: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白话文翻译:
郗超才华横溢,他的得意之处在于那芳春时节。
他的功业光耀门第,风流才子如荀氏家族。
名声如金铸成的赋诗,白皙的肤色宛如美玉。
他辞别天子,手持笏板,乘坐龟车跟随他的老师。
跨过关山出行打猎,马鞍和马蹄声何其轻快。
猿啼声伴着夕阳,湖水流淌春光明媚。
浔阳的水流送走行人,与越山相连。
梅雨如丝般细腻,船帆轻盈似树叶。
遇到风,燕子飞行不定,正遇到石头,波涛先起伏。
远远望见公庐,船儿经过徐稚的住处。
乡里人多拿笔写字,州里的官员也背着书箱。
村里的姑娘收获鱼,渡口的孩子能划船。
唯有我家门前有荆棘,未能成就未能归。
看到你兄弟出门,今日我自沾衣。
注释:
- 郗超:指郗超,古代文学家。
- 荀氏:指荀子的门第,寓意才子。
- 声名金作赋:以金为喻,形容其诗词声名显赫。
- 乘龟从丈人:古时乘坐龟车,意指跟随老师。
- 猿啸:猿猴的叫声,象征孤独与愁绪。
- 梅雨:指春季细雨,象征温柔细腻。
- 荆扉:荆棘之门,意指贫困或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边塞景物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端送别友人赴洪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前途的思考及对乡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旅途。开篇即以郗超的才华引入,展现出士子在春天的得意与生机。接着通过对功业和名声的描绘,体现对前途的期待。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物,如猿啼、湖流、梅雨等,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尤其在表达对离别的愁绪时,诗人以猿啼和湖流相映衬,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成就的遗憾与对兄弟的深情,增添了个人情感的厚度。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郗超本绝伦:赞美郗超的才华。
- 得意在芳春:春天是他得意的时节。
- 勋业耿家盛:他的功业与家族声望相辉映。
- 风流荀氏均:与荀氏家族的风流才子相提并论。
- 声名金作赋:他的名声如金般珍贵。
- 白皙玉为身:形容其外貌美好。
- 敛笏辞天子:辞别天子,代表着他的重要职务。
- 乘龟从丈人:跟随老师,表明对学问的尊重。
- 度关行且猎:出行且打猎,象征着自由与冒险。
- 猿啸暮应愁:猿啼声响起,暗示着离别的忧愁。
- 湖流春好涉:春天的湖水适合涉水而行。
- 浔阳水分送:浔阳的水流送别行人。
- 于越山相接:与越山相连,描绘自然的广阔。
- 梅雨细如丝:梅雨如细丝般轻柔。
- 蒲帆轻似叶:船帆轻盈,似树叶般漂浮。
- 逢风燕不定:燕子在风中飞行不定。
- 值石波先叠:遇到石头,波浪先起伏。
- 楼见远公庐:远远能见到公庐。
- 船经徐稚业:船经过徐稚的住处。
- 邑人多秉笔:乡里人多在写作。
- 州吏亦负笈:州里的官员也背着书箱。
- 村女解收鱼:村里的姑娘在收鱼。
- 津童能用楫:渡口的孩子能划船。
- 唯我有荆扉:我家却有荆棘之门。
- 无成未得归:未能成就而无法归家。
- 见君兄弟出:看到你兄弟出门。
- 今日自沾衣:今日我自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声名金作赋”比喻名声的珍贵。
- 拟人:猿啼、湖流的描写,让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如“乘龟从丈人”,“度关行且猎”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主题,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未能成就的惋惜,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希望与繁荣。
- 猿啼:象征孤独和愁苦。
- 湖流:象征流逝的时光与人生旅途。
- 梅雨:象征细腻与温柔。
- 荆扉:象征困境与未达成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郗超”是指哪位人物?
- A) 一个著名的诗人
- B) 一个历史人物
- C) 一个文学家
- D) 以上皆是
-
诗中“猿啸暮应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友情
- B) 离别
- C) 自然
- D) 战争
答案:
- D) 以上皆是
- B) 孤独
-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端的《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李端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阔的景象,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取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