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门遗日月,原上感年华。
久旱无场藿,重阳有野花。
萧萧几家静,脉脉一歧赊。
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
白话文翻译
闭上门,遗忘了日月的流逝,
在原野上感慨岁月的流转。
长时间的干旱使得田野荒芜,
而重阳节时,却有野花盛开。
寂静的村庄,萧条的几户人家,
在小路上缓缓延伸,显得格外悠长。
傍晚时分,我悠然自得地走去,
秋风轻拂,马尾随风飘扬。
注释
- 闭门:关上门,象征与外界隔绝。
- 遗日月:忘却日月的变迁,意指时间的流逝。
- 原上:指广阔的原野。
- 场藿:指田地里的杂草,久旱使得作物无法生长。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脉脉:形容小路缓缓延伸。
- 悠然:形容心情从容、不急躁。
- 马尾斜:形容秋风中马尾随风飘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约1050-1120),字子文,号志道,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并且在诗词中融入个人生活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原上》创作于作者隐居田园时期,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在这个时期,国家动荡,作者选择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原上》是一首饱含哲思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闭门遗日月”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沉思,表明他在远离纷扰的生活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长时间的干旱使得田野失去了生机,这与自然的节律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重阳节时,野花的盛开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用“萧萧几家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而“脉脉一歧赊”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思绪与空间的延展,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诗人以“向晚悠然去,秋风马尾斜”结束,给人一种从容而闲适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然。整首诗在意象的堆砌与情感的渲染中,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诗词中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闭门遗日月”:通过关闭门来象征隔绝外界,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原上感年华”:在原野上感慨岁月的流逝,表明对生命的思索。
- “久旱无场藿”:长时间的干旱导致田野荒芜,象征生命的脆弱。
- “重阳有野花”:重阳节时却有野花盛开,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萧萧几家静”:静谧的乡村,表现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 “脉脉一歧赊”:小路延伸,表现出思绪的远大与悠长。
- “向晚悠然去”:傍晚时分,诗人心境从容。
- “秋风马尾斜”:秋风拂动马尾,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内心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比:干旱与重阳的对比,反映生命的起伏。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秋风、野花)传达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亲切。
意象分析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原上:代表广袤的自然与生命的舞台。
- 场藿: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遭遇的困境。
- 野花:象征生命的希望与顽强。
- 秋风:代表变化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闭门遗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外界的向往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热爱
-
“久旱无场藿”中“场藿”指的是什么?
- A. 田地里的作物
- B. 田地里的杂草
- C. 野外的花草
-
诗歌最后一句中提到的“马尾”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自然的和谐
- C. 人的归属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晁补之的《原上》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晁补之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