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君山次九世族祖颂嘉》
时间: 2025-01-04 12:59: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登君山次九世族祖颂嘉
作者: 曹家达 〔清代〕
风吹寒色下林于,
独上山楼倦眼舒。
戍垒高秋动笳鼓,
故园经岁忆樵渔。
偶逢乡老倾三雅,
安得残僧偈六如。
板荡中原浑未省,
可容浮海霸扶馀。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风吹拂下,山林显得清冷,我独自登上高楼,疲倦的眼睛得以舒展。边关的高垒在深秋时节响起了号角和鼓声,年复一年,我对故乡的樵夫和渔夫充满怀念。偶尔遇到乡里的老人,谈论起三种雅趣,我又怎能得到那位残老僧人的《六如偈》呢?在动荡的中原,我仍未能明了这世事的纷繁,能否在浮海之中扶持余生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色:形容寒冷的色调,指秋冬季节的气候。
- 戍垒:边防的寨子或防御工事。
- 笳鼓:古代乐器,通常用于军事号令或庆典。
- 樵渔:指砍柴和捕鱼的人,象征朴素的乡村生活。
- 三雅:古代文人所提到的三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 六如:佛教用语,指的是对六种境界的理解和解脱。
- 板荡: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乱的状态。
- 浮海:比喻漂泊于海上的生活或状态。
典故解析
- 三雅:源自古代文人提倡的雅致生活,强调修身齐家。
- 六如偈:出自佛教经典,表达对人生真谛的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动乱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登临君山,缅怀故乡与祖辈,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登山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现实的思考。开篇以“风吹寒色下林于”引入,寒色的描绘不仅渲染了秋天的凄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独上山楼”,在高处眺望,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思绪交织,流露出一种倦怠的情感。
“戍垒高秋动笳鼓”一句,描绘了边防的紧张气氛,显现出社会动荡的现状,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诗人对故乡“樵渔”的怀念,既是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偶逢乡老倾三雅”,与乡老的交流,既有对文人雅趣的追求,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寄托。最后两句“板荡中原浑未省,可容浮海霸扶馀”,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带有一种无奈和忧虑。
整首诗意蕴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摹,也有对人事的感慨,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吹寒色下林于:描绘寒风吹拂,树林显得清冷,渲染出秋天的萧瑟。
- 独上山楼倦眼舒:诗人独自登高,疲倦的眼睛得以舒展,体现孤独与思考。
- 戍垒高秋动笳鼓:秋季的边防哨所响起号角与鼓声,暗示社会动荡。
- 故园经岁忆樵渔:年复一年怀念故乡的樵夫与渔夫,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偶逢乡老倾三雅:与乡老闲聊文人雅趣,展现对文化的追求。
- 安得残僧偈六如:对残老僧人教义的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板荡中原浑未省:对动荡历史的无奈,仍未得其真谛。
- 可容浮海霸扶馀:希望能在动荡中找到一丝生存的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色”比喻秋天的冷清。
- 对仗:诗中上下句常采用对仗,增强韵律感。
- 拟人:如“戍垒高秋”,赋予静物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色:象征孤独与凄凉,表现季节的变化。
- 山楼:象征高远与思索的空间,提供了观察与反思的视角。
- 戍垒:象征战争与动乱,反映社会的不安定。
- 樵渔:象征朴素的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色”主要指什么季节的气候?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偶逢乡老倾三雅”中的“三雅”指的是?
A. 三种花
B. 三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C. 三个名人
D. 三种职业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冷漠
B. 怀念与向往
C. 失望
D. 不在乎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曹家达的《九日登君山次九世族祖颂嘉》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多体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而曹家达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
- 《中国古代诗歌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九日登君山次九世族祖颂嘉》,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