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戏作》
时间: 2025-01-19 23:5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高可登无节序,无菊与泛无酒樽。
归计知时凌海岳,伤心成醉迷乾坤。
冥冥烟雨翻愁思,急急风霜若苦言。
安得北人来见我,会须暮出水东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处可去,不知何时何地。没有菊花可供赏玩,也没有酒杯可供畅饮。回想起归去的路,心中满是伤感,仿佛沉醉于这无边的天地之中。朦胧的烟雨中翻涌着忧愁,急促的风霜似乎在诉说着苦闷。希望北方的友人能来探望我,约定在黄昏时分从水东门出来相会。
注释
- 无高可登:没有高处可以攀登,表达一种无奈和失落。
- 无节序:没有节令和顺序,指时光的流逝和无序的状态。
- 菊:指菊花,常用于象征高洁和孤傲。
- 酒樽:酒杯,象征饮酒时的快乐。
- 凌海岳:指高耸的山,意喻高远的目标。
- 迷乾坤:醉于天地之间,形容失去理智或方向。
- 冥冥:形容昏暗朦胧的样子。
- 急急:急促、匆忙的样子。
- 北人:指北方的朋友。
- 水东门:水东门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居之地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说之(约1050年-1125年),字仲明,号月洲,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聚。诗人在这个节日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渴望与友人相聚,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戏作》通过对重阳节的反思,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中开篇即以“无高可登无节序”开场,传达出一种无处可去的失落感。接下来提到“无菊与泛无酒樽”,不仅透露出节日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在此时此刻的无奈。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海岳”,在此处,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思考。
接下来的“伤心成醉迷乾坤”句中,诗人表达了因思念而沉醉于无边的天地之中,仿佛迷失了方向。通过“冥冥烟雨翻愁思”,诗人将内心的愁苦与外界的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种凄迷、忧伤的氛围。
最后的“安得北人来见我”,则是对友人的呼唤,期待北方的友人能够在黄昏时分相聚,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高可登无节序:感叹缺乏攀登的高峰和节令的指引,表现出无奈和迷茫。
- 无菊与泛无酒樽:没有菊花可以赏玩,也没有酒杯可以畅饮,暗示节日的孤独感。
- 归计知时凌海岳:回想起归去的路径,感到时光的流逝和山海的高远,隐喻人生的追求。
- 伤心成醉迷乾坤:因伤心而沉醉,迷失于天地之间,表现出对人生的困惑。
- 冥冥烟雨翻愁思:朦胧的烟雨中翻涌着忧愁,象征着迷茫的心境。
- 急急风霜若苦言:急促的风霜仿佛在诉说着苦闷,展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安得北人来见我:渴望北方的朋友能来探望,表现出对友情的渴望。
- 会须暮出水东门:希望在黄昏时分相聚,寓意着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使得语言更加协调。
- 比喻:将愁苦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风霜被赋予“苦言”的属性,增强了自然与人情的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孤独感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处:象征理想与目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孤独。
- 酒杯:象征欢乐与团聚。
- 海岳:象征人生的追求与渴望。
- 烟雨:象征朦胧与愁苦。
- 风霜:象征艰辛与苦闷。
- 北人:象征友情的寄托。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无高可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渴望
- B. 失落
- C. 快乐
- D. 宁静
-
“冥冥烟雨翻愁思”中的“冥冥”是什么意思?
- A. 明亮
- B. 朦胧
- C. 清晰
- D. 透明
-
诗人希望与北方的朋友在何时相聚?
- A. 早晨
- B. 中午
- C. 黄昏
- D. 深夜
答案
- B. 失落
- B. 朦胧
- C. 黄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高处的向往和人生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在孤独和思乡的情感上与此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以“高”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 李白《月下独酌》:在孤独中渴望友人相聚的情感与晁说之的《九日戏作》有相通之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所展现的多样情感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