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时间: 2025-01-17 08:32:16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烂柯山下旧仙郎,
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
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
人将琪树比甘棠。

白话文翻译:

在烂柯山下的老仙人身旁,
星宿来临为他增添了婺女星的光辉。
远远传来的歌声划破了白纻的宁静,
知道家族的学问与青箱相传。
水流向沧海究竟何时离去,
兰花在幽静的林中依旧自香。
听说天台山上有遗留的恩爱,
人们将琪树比作甘棠。

注释:

  • 烂柯山:传说中有仙人的地方,象征长生不老。
  • 仙郎:指古代的仙人或隐士。
  • 婺女光:婺女星,是夜空中的一颗星,常用来比喻明亮的光辉。
  • 白纻:古代用白色纺织品,代表清白和纯洁。
  • 青箱:可能指文人用的书箱,象征知识和学问。
  •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与遥远。
  • :兰花,象征高洁和清香。
  • 天台:指天台山,因道教而闻名。
  • 琪树:美玉树木,象征美好和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洪州,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及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烂柯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的开头提及“烂柯山下”,不仅勾画出清幽的自然景色,也引入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理念,与后文的“家学”呼应,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承。诗中提到的“水朝沧海何时去”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未来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此外,诗中“兰在幽林亦自芳”描绘了兰花在幽静环境中依然散发香气的情景,传达了高洁与独立的品格。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的“人将琪树比甘棠”则用美丽的植物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烂柯山下旧仙郎:描绘了一个传说中的地方,表明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2. 列宿来添婺女光:天上的星星为其增辉,象征着文化与智慧的光辉。
  3. 远放歌声分白纻:远处的歌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生活的活力。
  4. 知传家学与青箱: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5. 水朝沧海何时去:流动的水和生活的无常,表达对未来的思索。
  6. 兰在幽林亦自芳:高洁的品格在幽静中依然保持,象征独立与坚韧。
  7. 闻说天台有遗爱:提及天台的美好传说,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8. 人将琪树比甘棠: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琪树”与“甘棠”比喻友谊的珍贵。
  • 拟人:兰花在幽林中“自芳”,赋予植物以人的属性,体现其独立性。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友谊、文化传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烂柯山:象征隐士文化与理想生活。
  • 兰花:象征高洁与独立。
  • 沧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常。
  • 青箱:象征知识与学问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烂柯山”指的是: A. 一座名山
    B. 传说中的隐士居所
    C. 一种植物

  2. “兰在幽林亦自芳”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C. 对友谊的渴望

  3. “水朝沧海何时去”暗示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孟浩然《春晓》: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刘禹锡《陋室铭》:与《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相似,均表现出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前者强调简朴的生活与高洁的品格,后者则通过友谊与传承彰显文化的价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刘禹锡诗文集》